發布時間:2023-05-31 15:15:26 中國交通報
關注中物聯
機器轟鳴、車流滾滾,現代化的大型機械緩緩駛過,鐵路線路清篩、搗固、“整形美容”一氣呵成。輕點屏幕,上推下拉,車輛分揀信息躍動指尖,在哪里彎腰在何處使勁,整個作業過程盡在“掌控”之間。
近期,隨著鐵路暑期貨物運輸高峰的即將到來,作為京津冀區域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華北地區中歐班列集中到達中轉的重要“路網驛站”,京哈、京滬、京廣等多條鐵路干線貨物列車 “蓄水池”、“調節器”的豐臺西站日漸忙碌起來。每天近2.6萬余輛滿載煤炭、糧食、日用品等貨物列車的分解、編組、經停檢查和整裝再出發,都需要良好的設備線路基礎和高效運作的調度指揮系統來支撐。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鐵路線路永遠是良好運輸秩序的最基礎保障,對于首次在大型編組場進行大機清篩作業的北京大機段干部職工來說,既要最大限度減少對整個貨運編組站正常工作的干擾,又要在來往穿梭的滾滾車流中見針插縫,確保作業質量和效果,難度可見一斑。一切辛苦皆有收獲。這對負責日常維修保障這片區域的豐臺工務段職工來說則是最大的福音和收獲。“大型機械清篩、搗固,線路整形美容一氣呵成輕輕松松就是幾百米,并且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完成,以前靠人工每人每天也就三四米,職工們又臟又累不說,效果還不如這個徹底,今年暑期我們可以踏踏實實睡幾個安穩覺了”。對于線路整治的效果,豐臺工務段副段長現場負責人薛俊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兵馬未動科技先行。作為京津冀區域鐵路貨運列車最大的集散地——豐臺西站預計今年暑運期間將運輸貨物9000萬噸,日均解體、編組列車340列,接發列車480列,其中還包括中歐、中亞班列220余列,共計150萬輛,如果將這些車輛首尾相連相當于從北京到上海排滿8個來回。面對如此巨大的運輸保障任務,提高作業效率、科學有效壓縮每一趟列車的作業時間,就成了最有效的破解手段和方法。近期,由車站最新研發的“黑科技”,車輛分揀手持終端機正式投入使用。小突破、大功效。“這一技術的使用,不僅實現了車輛信息室內與現場作業職工的同步分享,更主要的是讓原先每趟列車分揀作業時間由30分鐘壓縮至現在的僅17分鐘,在提高作業效率和精準度的同時,又相當于為每個班爭取多分揀20列車留下冗余,職工勞動強度也大大減輕,每人每班至少減少300次彎腰作業,被職工譽為:拉風作業變得真正“拉風”起來。豐臺西站調度車間黨總支書記季家旭負這樣說。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