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21 09:28:58 澎湃新聞
關注中物聯
開年首月,多家快遞企業業務量與營收均呈同比下滑。
截至2月19日,順豐控股(002352.SZ)、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韻達股份(002120.SZ)四家A股快遞公司陸續發布完1月快遞業務經營簡報。
按件量大小排名,圓通速遞、韻達股份、順豐控股、申通快遞件量分別為11.21億件、9.98億件、9.57億件、8.06億件。順豐速運物流業務量(主要包括公司的時效快遞、經濟快遞、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業務板塊)同比降幅最小,為3.24%。通達系A股業務量同比降幅均超15%,其中韻達業務量墊底,同比降超三成。
1月快遞業務量的下滑也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營收業績。順豐1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達163.24億元,同比下降5.53%。通達系中,圓通和申通營收分別為30.68億元和21.72億元,同比降幅均略超15%,韻達營收為27.49億元,同比下降超三成。
單票價格方面,除了順豐同比下降2.35%,其他三家通達系A股價格相近,均同比有所增長,在2.7元/票左右。
對于開年首戰數據的“不如意”,多家快遞公司提及春節錯期原因。
順豐在公告中表示,春節假期是快遞需求的淡季,2023年春節假期在1月21日至1月27日,2022年春節假期在1月31日至2月6日,所以1月業務數據與同期不可比。公司憑借直營模式穩定的網絡服務和資源調度能力,有效保障春節前業務高峰期及假期期間的客戶寄遞需求。
韻達方面則表示,業務量下降主要受春節假期影響,2023年春節假期在1月中下旬左右,2022年春節假期在1月末至2月中旬,因2023年和2022年存在春節錯期原因,導致公司2023年1月的業務量及快遞服務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據2月20日興業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快遞業實際需求優于表觀增速,行業及公司業務量表現并不差。1月各公司量收均出現下滑,主要原因為2023年和2022年存在春節錯期,綜合考慮1-2月合計量收變化更為合理,春節假期后行業業務量迅速反彈,日均攬收量保持在3.5億件左右,預計1-2月增速較為可觀。
據華創證券2月19日發布的研報顯示,受春節錯期因素影響,1月各公司件量同比均下滑,順豐憑借直營模式的履約能力優勢,以及禮品寄遞需求拉動,同比僅小幅下滑,表現優于行業。韻達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以及公司延續22Q3以來的控量挺價策略,降幅超過同行。
華創證券還指出,1月有錯期因素,同時預計1月至2月或是線下活動對線上有所分流的高峰,去年同期又在高位,使得快遞行業件量增速表現不夠“快”,該背景下,龍頭公司推出關注份額的舉措,有其合理性,但并非意味著回到價格戰的軌道。事實上,多重因素影響下,1-2月仍可維持約10%增長,意味著行業潛力較大,隨著經濟不斷復蘇,全年增速前低后高節奏明確,華創證券判斷3月快遞行業的需求彈性將受到市場重視,而一旦件量復蘇,行業的短期階段性、區域性、僅針對部分增量業務的價格競爭態勢亦將得以緩和。短期市場情緒存在過度反應。
截至2月20日收盤,順豐控股報55元/股,漲2.04%;圓通速遞報17.92元,漲1.88%;申通快遞報9.89元,漲1.44%;韻達股份報12.72元,跌0.55%。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