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8 09:44:45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近日,全球物流業權威刊物The Transport Topics雜志公布了2022年全球貨運企業50強榜單。中國有8家企業進入前50名,包括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順豐速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COSCO)、中國外運(Sinotrans)、嘉里物流(Kerry Logistics)和中國臺灣的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 Corp.)、陽明海運(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萬海航運(Wan Hai Lines)。
該機構稱,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供應鏈帶來的混亂出現了好轉局面,港口擁堵已陸續消除,但面對日益攀升的通脹壓力和對未來經濟下行的預判負面情緒影響下,全球最大的貨運運輸服務商仍面臨著高度不確定性。但無論未來會怎樣,全球托運人仍需要繼續依賴貨運企業為其提供運輸服務。
由The Transport Topics和SJ Consulting Group聯合發布的年度貨運企業50強榜單,評選出了涵蓋卡車和列車及海運和航運企業的佼佼者。前50強榜單根據2021年企業的貨運業務全年營收進行排名,不包括客運服務和其他非貨運業務產生的收入。
與往年排名不同的是,2022年全球貨運榜單中不僅包括了基于自有車輛、船只和設備運輸貨物的自有資產企業,也囊括了為托運人和承運人提供中介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因此,今年榜單上還首次出現了幾家大型貨運經紀公司和國際貨運代理機構。
排在首位的依然是聯合包裹(UPS Inc.),2021年收入超972億美元,上年也是第一名。緊排其后的是聯邦快遞(FedEx Corp.)。德國郵政敦豪公司(Deutsche Post DHL)排名第三,比上年前進3位。另一個突出的新成員是美國郵政,也首次出現在50強榜單中,排名第四。
今年榜單的前4席被包裹派送公司占據。中國的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排在第十一位,順豐速運排在第十二名。
第二梯隊則是全球最大的海運企業。
丹麥的馬士基和法國的CMA CGM分別排在第五和第六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排名第七,2021年收入超517億美元。
總部位于瑞士的海運和空運貨代公司Kuehne+Nagel International首次入榜,排名第八,也是榜單中最大的全球第三方物流公司。另一家物流企業丹麥的DSV排名第十三。北美最大的第三方物流貨代公司C.H. Robinson排第十七位;總部位于西雅圖的貨代公司Expeditors International排在第二十二位。中國臺灣的長榮海運排在第二十一,陽明海運排在第三十九位,萬海航運排在第四十一位。
今年新上榜的還有排在第十九位的中國物流公司中國外運,以及排在第二十五位的法國鐵路公司。其他新入榜的還有中國的嘉里物流,排在第三十五位。
北美幾家最大的卡車公司成為榜單中貨運規模最大的運輸公司。如零擔物流公司XPO Logistics,排名第二十六。該公司通過剝離合同物流業務,已轉型為純粹的零擔物流服務商。其他北美主要卡車公司還有多式聯運運輸服務提供商J.B. Hunt運輸公司(第二十八位),以及加拿大的卡車和包裹遞送服務商TFI International(第四十二位)。北美另一家新上榜的企業是運營獨立貨運代理機構的Landstar System(第四十五位)。2021年,該公司收入增長58%。
卡車運輸巨頭Knight-Swift Transportation和Schneider分列第四十七位和第四十九位,零擔運輸公司Old Dominion Freight Line是排在該榜單最后一位的公司。
總體而言,榜單中的前50名囊括了所有主要貨運模式的公司。其中2家商用航空公司,7家卡車運輸公司,8家主要提供包裹遞送服務,10家鐵路貨運服務提供商,10家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13家遠洋航運公司。日本有6家,法國和德國均有4家企業入圍50強。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