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18 11:45:01 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注中物聯
歐盟統計局日前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盡管歐盟經濟在二季度出現大幅下滑,但隨著不斷出臺刺激措施和逐步復工復產,一些經濟指標呈現觸底回升信號。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歐盟和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環比萎縮11.7%和12.1%,單季下滑幅度創下歐盟自1995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值。其中,西班牙經濟萎縮18.5%,在歐盟各成員國中降幅最大。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萊恩認為,歐洲第二季度經濟大幅萎縮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不過,得益于社交限制措施部分解除,一些行業開始復工復產。今年6月,歐盟工業產出環比增長9.1%。歐盟委員會發布的7月份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由前一個月的75.8上升至82.3,工業、服務業和零售業信心大幅增強,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市場調查機構埃信華邁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1.8,為2019年年初以來首次超過50的榮枯線。
德國是拉動歐盟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德國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6月的45.2升至50.0,為過去19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最新評估認為,德國經濟自今年5月就已開始復蘇,工業部門持續恢復,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將強勁增長。
不過,德國政府認為,經濟全面復蘇仍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防控情況,并受外部需求等多種因素影響。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刊文分析稱,歐洲經濟出現復蘇信號,主要得益于歐洲國家采取集體行動,共同應對疫情,并在歐盟層面出臺大規模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歐盟國家為短期工作提供薪資補貼計劃也有助于防止出現大規模失業。今年3月,歐洲中央銀行就宣布了7500億歐元緊急資產購買計劃,此后又追加到1.35萬億歐元,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除此之外,德國、法國、荷蘭等國也各自出臺了刺激經濟措施,應對疫情沖擊,助力經濟恢復。
歐盟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歐元區經濟將萎縮10.2%,明年將增長6%。經濟學家分析認為,歐盟經濟增長前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防控效果。經合組織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如果下半年出現第二波疫情,歐盟經濟將出現大幅下滑,失業率也會上升。如果能夠較好控制疫情,歐盟經濟增長預期將相對樂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