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1 10:21:49 中國青年報
關注中物聯
春節前夕,面對部分用戶對“快遞停運”的擔憂,多家快遞公司再次重申:今年春節“不打烊”。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8日了解到,為保證春節期間快遞的暢通,不少快遞公司近期仍在密集招聘,更是有企業“重金留人”,一些網站和勞務派遣公司打出的薪酬水平,已經比肩電商大促期間。
春節期間,快遞公司是否正常營業,人們寄快遞是否方便,是每年春節前的時令性話題。這一方面反映出快遞網絡正常運轉對社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公眾對快遞行業的穩定性仍存疑慮。不過,從今年各家快遞公司紛紛宣布春節“不打烊”并高薪留人的舉動來看,對春節期間的快遞運輸正常化,社會完全可以有更多信心。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1年的“春節不打烊”行動,直接讓當年春節期間的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長260%,2022年則錄得16%的漲幅;配送單量上漲至2022年初的7.49億單。這些數據直觀地表明,快遞企業對于“春節不打烊”有著內在的利益驅動力。同時,社會在春節期間的快遞服務需求也客觀存在的。企業的正常服務,本身也能促進一些需求的釋放。
在企業以高額補貼鼓勵員工春節繼續堅守崗位的背后,也不無網友發出質疑:快遞從業者本就鮮有假期,春節期間還要堅持工作,是否真的必要?這些網友認為:春節期間的網購并非剛需,很多時效無法保證,既然不能像平時一樣服務,不如讓快遞員適當休息。
這樣一種聲音,體現了社會對于快遞行業從業者的關心。不過,企業高薪留人并非強制措施,到底是“去”還是“留”,不同情況的快遞小哥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對部分快遞從業者來說,春節、“雙十一”這樣的特殊節點,也是一個增加收入的契機。此外,快遞行業已經成為社會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要一環,春節期間完全按下“暫停鍵”顯然也不現實。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春節快遞業務產生的積壓,遲早要在春節后釋放,這同樣需要快遞小哥在返工后“消化”。
對此,在快遞企業主動高薪留人的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也對春節期間的快遞、外賣行業進行了補貼。春節期間,一個地方物流配送能否正常運轉,不僅關乎居民生活的便利,也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能否正常開展。可以說,保持快遞行業的常態化穩定運行,也是地方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一環。因此,發揮好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合力,一方面保障物流通暢,另一方面讓加班的勞動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殊為重要。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