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3 16:26:51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13日,隨著自動化岸橋將投產運營以來的第100萬個標準箱,從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上穩穩吊起,裝上近400米長的“中遠海運天秤座”輪,天津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僅用時33個月創下了從開工建設到完成100萬標準箱作業的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用時最短紀錄。
據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業務總監王宇介紹,此次接卸也是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首次接卸20萬噸級船,作業船時效率達161箱每小時,創下了此碼頭運營以來的作業效率紀錄。
據悉,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自投產運營以來,已實現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不同場景下安全高效運行,“智慧水平運輸系統”復雜工況、特殊工況處理能力持續加強;單橋作業效率提升40%以上,外集卡平均滯場時間壓縮至8.6分鐘;設備平均綜合單耗下降30%以上;“風光儲荷一體化”智慧綠色能源系統并網后,已供電2077萬千瓦時,實現生產全過程“碳中和”。
作為“智慧零碳”碼頭的“智慧大腦”,天津港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水平運輸系統”聯通著碼頭12臺岸橋、42臺場橋、76臺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涵蓋10類人工智能算法和20個智能模塊。技術團隊從碼頭實際作業需求出發,對系統進行了41次版本迭代,完成1125項功能優化?!拔覀冎饕劢孤窂絻灮x擇、車隊排序、車輛精細化控制等進行優化,作業效率和作業能力都有較快的提升?!碧旖蚋鄣诙b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榮向記者介紹。
同時,為助力天津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現代智慧港口物流體系,天津港集團與天津海關聯手,在全國率先推出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創新模式。天津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高斌說,通過改革,企業進口提箱時間可從1至2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出口貨物無需提前5至7天即送到港口,并省去港外堆存環節,為企業節省出3天左右的出口生產時間。
下一步,天津港集團將加強5G、北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港口深度融合,以自動化碼頭2.0提升運營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推進天津港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風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應用,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全力打造“零碳港區”“零碳港口”,繼續引領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級和低碳發展。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