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29 14:24:42 人民日報
關注中物聯
不久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出口13.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7%;進口10.23萬億元,同比增長5.3%;貿易順差3.14萬億元,擴大62.1%。中國外貿呈現出量質齊升、量增質優態勢,充分彰顯了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我國外貿“量增”的態勢穩固。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在去年基數非常大的基礎上,我國進出口增速從4月回落至0.1%后迅速反彈,5月、6月、7月分別達到9.5%、14.3%和16.6%。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外貿順差持續擴大,7月更是首次超越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我國外貿“質優”的含金量更足。首先,商品結構更為優化。今年前7個月,在體現傳統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增長的同時,體現產業升級的光伏、鋰電池、汽車等出口表現更加突出,特別是汽車,增長高達54.4%。這也再次證明,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難以替代。其次,貿易伙伴更加多元。前7個月,與東盟進出口增長13.2%,比中美、中歐進出口增長分別高了1.4和4.3個百分點。再次,市場主體更具活力。前7個月,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52.6萬家,同比增加5.8%。其中,作為外貿“主力軍”的民營企業作用突出,進出口增長15.3%。此外,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也發展迅速。
總體上看,前7個月我國外貿扛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為全年外貿保穩提質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外貿量增質優,有賴于高效統籌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雖然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受到疫情多點散發的沖擊,但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同時,迅速打通物流運輸環節的堵點,著力推進復工復產和跨境貿易便利化,有力推動我國外貿增速持續回升。同時,各項政策適時推出,以實實在在的舉措為企業排憂解難。今年以來,出臺了《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等,為企業恢復活力、創新發展提供支持。隨著這些措施逐步生效,企業成本壓力持續紓解,活力不斷激發。
當前,我國外貿處在向好發展的關鍵期。也要看到,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縮,放大了外需市場不確定性。鞏固外貿量增質優的良好態勢,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既要著眼當下,盡快梳理、評估各地區已落地的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效果突出的予以重點推廣;也要兼顧長遠,適時出臺更多有利于外貿企業開拓新市場、發展新業態、研發新產品的政策舉措。
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顯效,外貿物流更加暢通,企業復工達產持續提速,我國外貿量增質優的態勢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