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1 10:40:29 中國交通報
關注中物聯
日前從江西省高航中心獲悉,2022年,該中心搶抓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和技術變革機遇,聚焦贛鄱黃金水道智能航運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推進數字技術與航道管養、船閘運維融合發展,以數字技術為水運發展賦能,點燃水運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聚焦手段升級 加快推進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
圍繞贛鄱黃金水道智能航運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大力建設智慧航道“112”工程(1套電子江圖,1個數據中心,公共信息服務和航道運行管理 2個平臺),全面推進全省高等級航道數字化建設,目前建成了贛江(湖口-市汊187公里,峽江-石虎塘94公里)281公里高等級航道電子航道圖,完成信江全流域231公里高等級航道電子航道圖生產制作,全省智慧航道運行管理系統建成試運行,鄱陽湖、贛江航道289座遙測遙控航標高效運行,航道水位及涉航建筑凈高實時測報系統完成開發,航道基礎設施數字賦能初見成效,基本實現為船舶提供精準實時定位導航,對航標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為全面建設船舶感知、航道感知、通航要素感知等航道感知監測系統、實現航道管理“看得見、聽得著、走著用、坐著管”奠定了基礎。
聚焦標桿打造 加快推進船閘服務智慧化
圍繞打造智慧航道,大力推進智慧船閘“112”工程(1張船閘管控一體化感知網、1個船閘數據中心、船閘運行管理和過閘服務2個平臺)建設。目前已建成信江界牌、虎山嘴、雙港三座船閘智慧建設試點項目,2022年底信江智慧船閘系統將投入試運行,贛江智慧船閘試點已經啟動。項目建成投運后,可實現兩江流域船閘“自動感知、遠程集控、聯合調度、智能監管”的管理目標,為航運企業和過閘船舶提供遠程申報、動態查詢、信息交互等閘服務,形成“安全、高效、便捷、智慧”的船閘管理新模式,成為我國內河智慧船閘的江西標桿。
聚焦數字賦能 加快推動公益服務水平升級
聚焦航道、船閘管理數字賦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一是實現船閘信息每日一報。通過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每日公布船閘上下閘首水位、門檻水深、下泄水量等信息,2022年以來通過短信平臺發布天氣、停復航等信息4000余條,及時為船舶航行提供航道、船閘信息,有利于航運企業和過閘船舶科學、合理地安排運輸計劃。二是優化過閘服務體驗。贛江中心開通了新干、龍頭山船閘過閘微信小程序,實現了過閘船舶遠程申報,過閘申報時間縮短90%;全省首個船閘智能管控一體化系統和“贛航通”APP公眾服務平臺在信江虎山嘴船閘成功試運行,為航運企業和過閘船舶提供遠程申報、動態查詢、信息交互等優質、高效、安全的過閘服務,船舶平均過閘時間縮短40%,船閘運行效率大幅提升。在便民利民和提高過閘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疫情期間人員接觸,做到了船舶通航與疫情防控“兩不誤”。
聚焦人才培養 加快推動技術能力提升
為切實提高省中心干部職工對數字經濟的理解與把握,增強發展數字經濟的本領,大力開展“管理提升年”和“能力素質大提升”活動,通過組織開展數字經濟專題學習教育、“高航大講堂”專題講座、數字技術實操演練、信息技能比賽等方式,推動干部職工強化數字化理念、深化數字化認知、用好數字化手段、提升現代化技術應用能力,為高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能力支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