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0 09:16:35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疫情反復之下,中國經濟面臨多重考驗。助力穩定經濟大盤,金融業的作用不可或缺。
中國銀保監會19日舉行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人保三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同臺亮相,展現銀行業保險業應變克難,“多面出擊”助力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行動與決心。
——持續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
在當前環境下,“穩增長”的關鍵在于提振實體經濟。為此,各大銀行正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介紹,該行做好“加法”,保持投融資總量較快增長。4月末,工行境內人民幣貸款較年初增加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2000多億元,增量領先市場并創歷史新高。其中,公司貸款累放2.32萬億元,較同期多發放3309億元,增幅16.6%。
與此同時,工行也做好“乘法”,實現投向精準直達。重點投向制造業、小微、綠色、科創、民企、鄉村振興等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對受疫情影響較大領域和暫時困難行業提供專門支持,發揮乘數作用,相關領域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透露,該行錨定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從策略、機制、資源、產品、管理推動上配套了一攬子“組合拳”,加大對分行考核力度,以客戶為中心大力創新,持續傾斜資源、努力增加信貸投放。中信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在去年增長70.4%的基礎上,今年4月末達到3382億元,同比增長60.6%。
——主動出擊服務疫情防控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圍繞服務疫情防控,各金融機構主動出擊,紛紛亮出“好身手”。
中國人保集團總裁王廷科表示,中國人保全力服務加快疫苗接種。為疫苗研發、運輸、接種環節提供全面風險保障。在研發環節,人保財險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獨家提供多期新冠疫苗異常反應補償保險服務,助力疫苗企業研發。在運輸環節,人保財險為醫藥、物流企業提供疫苗運輸風險保障,累計承擔風險200億元。
王廷科還透露,在接種環節,人保健康從2020年新冠疫苗研發成功至今,累計承保新冠疫苗接近17億劑次,占全國新冠疫苗接種量的一半左右,覆蓋全國31個省,理賠金額超8500萬元,為盡早戰勝疫情保駕護航。
銀行業亦靶向發力,保障疫情防控金融需求。廖林表示,在保障抗疫防疫方面,中國工商銀行持續加大對全國范圍疫情防控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今年以來累計為醫藥醫療、生活物資保障、物流保供等重點領域投放貸款超3500億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紓困讓利傳遞“金融溫度”
疫情給中小微企業帶來巨大影響,銀行保險業持續持在紓困和讓利中傳遞“金融溫度”。
近期北京部分地區出現疫情,中國人保與朝陽區政府共同推出“朝陽區服務型企業疫情防控保險”,為因與確診病例或密切接觸者接觸導致區級及以上政府要求必須關停的餐飲、零售等服務型企業員工可能面臨的停薪風險提供基礎保險保障。
王廷科介紹,截至4月底,上述險種累計覆蓋6.2萬家企業,承保約74萬人,陸續完成約250家企業、1200余人的賠款支付工作,共計賠付金額135萬余元。
銀行業則通過持續讓利于實體經濟,幫助企業“造血”“活血”。方合英介紹,去年中信銀行貸款平均利率比2020年下降31個基點,下降幅度多于股份制銀行平均水平6個基點,直接減利138億元。同時,該行在降低貸款利率的同時,多管齊下減免優惠手續費,去年累計為各類客戶減免手續費約40億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