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24 10:19:02 海關總署
關注中物聯
日前,經南昌海關所屬贛州海關關員審核驗放后,E135次班列從贛州國際陸港發出,滿載著小家電、日用品、電子產品等貨物,將在14天之后抵達目的地。這是贛南老區自2017年4月開行班列以來發出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
今年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物流資源緊張,海運、空運“一柜難求”。在此背景下,贛歐班列的常態化運營為江西外貿進出口提供了穩定的物流通道,為江西省穩外貿、擴內需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贛州國際陸港一方面打造快速高效的中歐班列,另一方面利用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承接跨境貿易,實現“中歐班列+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物流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國際貨物集散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為助力營造高水平發展環境,實現“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南昌海關積極落實《署省合作備忘錄》,發揮內外循環交匯樞紐作用,設立中歐班列申報專用窗口,為企業提供“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指導企業用好原產地證書、匯總征稅等惠企政策,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抵場直裝等便利化創新舉措,與口岸海關建立聯系配合機制,簡化業務手續辦理,優化跨關區通關、轉關操作流程,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大力提升進出口企業獲得感。近年來,贛歐班列通關時間持續壓縮,企業綜合成本持續降低,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江西企業“走出去”的競爭力也不斷增強。
如今,贛歐班列已成為新時代“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開辟出了一條中國中部陸路外貿大通道。據海關統計,中歐班列(贛州)已串聯5個邊境口岸,累計載運進出口貨值162億元。下一步,南昌海關將提升把關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助力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讓“江西號”中歐班列持續跑出開放發展“加速度”。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