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0 09:18:02 江淮輕卡
關注中物聯
2021年5月10日是第五個中國品牌日,作為中國中高端輕卡領軍品牌,江淮輕卡國內市場4月銷量超24000輛,1~4月累計銷量約90000輛,同比增長近50%,作為安徽省第一家汽車制造廠,江淮以優異的成績詮釋了中國品牌的實力,極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
1964年,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的前身巢湖配件廠成立,拉開了江淮造車的序幕。4年后,第一臺“江淮牌”載貨汽車順利誕生,從這一刻起,安徽省有了自己造車的能力,“江淮牌”汽車的出現,填補了安徽省汽車制造業的空白。而后,江淮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1990年,江淮開發出了客車專用底盤,徹底結束了我國客車行業長久以來用貨車底盤改裝的歷史;2000年,江淮汽車出口歐洲,撬開出口國際高端市場的大門;2009年,江淮汽車迎來了第30萬輛乘用車下線;2013年,江淮汽車第100萬臺自產發動機下線;2015年 ,安凱寶斯通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天安門閱兵儀式上接受檢閱……
在百年汽車行業的大變革中,在汽車行業不斷向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當下,江淮識勢、順勢、用勢,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與蔚來、大眾等公司合作,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產品;從產品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構建四域流量池,打造江淮卡友生態系統;基于用戶思維、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2018年,面積3900余畝、總投資28億元、年產量20萬臺的世界級智能輕卡工廠——江淮汽車新港生產基地全面投產,江淮擁有了亞洲首個全長5.2公里三圓弧高環試驗跑道,其輕卡整車生產能力、工藝能力、試驗驗證能力達到全球一流水平,新港基地打造了世界輕卡行業首個智能制造平臺,該平臺由2條封閉式全自動化沖壓線、3條全自動化焊裝線、1條適應多種車型的柔性全自動化涂裝線、2條全自動化總裝線以及車架、前橋等輕卡關鍵總成生產線構成,集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等特點于一體。
同年,江淮汽車與康明斯公司合資成立安徽康明斯動力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元,擁有國際領先的發動機生產基地,引入康明斯全球統一的生產體系和質量標準,有效協同江淮汽車與康明斯在整車技術和動力領域的優勢,結合中國路況推出全新一代B系列發動機,性能穩定,動力澎湃,在業界廣受好評。
一路走來,江淮經歷了太多艱辛、灑下了太多汗水。江淮發展壯大的歷程也是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面向世界,中國民族汽車工業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收獲了一顆顆碩果,創造了一段段佳話。擁有50多年厚重底蘊的江淮汽車以用戶思維將商用車做大做強,成為中國品牌的驕傲。
江淮輕卡始終秉承集團“制造更好的產品,創造更美好的社會”的企業愿景,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發展,腳踏實地不斷實現技術與產品的突破;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強化競爭優勢,推動企業規模、綜合實力、發展質量實現全面跨越式發展;始終堅持“節能、環保、安全、智能、網聯、舒適”的關鍵技術研發路線,持續突破節能技術、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以技術支撐產品力,全力打造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2021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施“十四五”規劃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開局之年,正值江淮輕卡加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面向新時代,做大做強商用車是黨和人民賦予江淮輕卡的光榮使命;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江淮輕卡將繼續秉持產業報國的初心,以為客戶創價值、為員工謀幸福、為國家做貢獻為使命,堅持用戶思維,深耕細作,奮勇作為,推動深化全產業鏈布局,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助力實現汽車強國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