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1 10:59:06 來源 |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關注中物聯
如果你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相信對“金成亞信”這個名字應該不會太過陌生。仔細回想,這個熟悉的名字你是否在哪里見過或聽過?
沒錯,金成亞信是一家城市配送物流公司(隸屬于北京金成宸盛集團),幾乎每天在我們上下班途中的道路上,在我們生活采購的超市門口,在我們漫步的大街小巷,你都會看到帶有紅色“金成亞信”字體LOGO的車輛為滿足2200萬北京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辛勤勞作著。
金成亞信的核心發展邏輯
成立于1999年的金成亞信起初只是負責給國美電器配送家電,當顧客在門店購買電器后,由金成亞信派人將電器送到顧客家中。由于業務單一、貨量不大,金成亞信最初幾年發展較為緩慢,到了2004年還只是十幾臺車的小公司。
后來,隨著金成亞信物流服務的不斷深入、專業能力也在快速加強,在創始人寇鳳麟帶領下開始了業務范圍的加速拓展,由原先的家電配送單一賽道向民生物資配送、冷鏈運輸等領域發展。業務方向也從單一的配送轉向今天的倉配一體化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了干線運輸業務。
發展至今,金成亞信已經成為北京市城市配送領域當之無愧的民營企業龍頭,倉儲面積高達50000多平方米,各類運輸車輛600多臺,并成為海爾家電、美的家電、國美電器等白色家電龍頭企業與三元乳業、物美集團、家樂福、可口可樂、六必居、京客隆集團等快消品龍頭的主要承運商,集倉儲、城配、干線為一體,涉及普貨、冷鏈民生保障板塊。
金成集團總經理孫芳
“金成亞信的發展路徑表面看來是涉及極廣,但實際卻是秉承著一條核心發展邏輯——解決客戶需求,公司始終圍繞這條核心前行。”金成亞信總經理孫芳說到,“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把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做實。”
據孫總介紹,由于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末端配送,通過頻繁的服務與接觸,讓金成亞信對于客戶的需求十分了解。我們之所以大規模建設倉庫,并花費巨額資金建立倉配一體化系統,包括開設干線運輸也是基于用戶需求來完成的,而不是在盲目的擴展業務,腳踏實地,所以金成亞信才能一步步發展至今。
強強聯手,打造高端服務品質
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想方設法幫助客戶降低物流成本是金成亞信能夠發展壯大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另一個最重要原因也正是公司致勝的法寶——服務品質。
“我們非常重視服務,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市場中,服務才是能夠獲得用戶認可、贏得市場口碑的關鍵。”孫總說到。
為了提升服務品質,金成亞信定期會對駕駛員進行嚴格培訓,而且制定了極為詳細的獎懲措施。此外,為了提升優秀駕駛員的忠誠度和歸屬感,金成亞信為駕駛員提供的薪資和生活環境也都要優于行業標準,并對員工實施了“父母月養老金制度”,讓員工有了家的溫暖。
除駕駛員以外,金成亞信對于保障優質配送服務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運輸車輛的品質把控也非常嚴格,不僅要求車輛在動力性、承載性等方面有良好表現,而且非常重視車輛出勤率和低故障率,讓車輛故障導致配送超時的幾率降到最低。經過長時間的細心篩選,江淮輕卡最終成為了金成亞信的主要合作伙伴。據了解,金成亞信目前共有400多輛輕卡,其中江淮品牌超過半數。
金成亞信為何唯獨青睞江淮輕卡?據孫總介紹,金成亞信與江淮輕卡第一次合作還要追溯到2008年。當時為了滿足奧運會期間迅速擴大的運輸需求,金成亞信首批采購了兩臺江淮輕卡。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發現這兩臺車綜合性能比公司其他車型明顯要高出許多。開過這兩臺車的司機也都表示車輛的動力更強、油耗更低,駕駛感覺更加平順,而且最關鍵的就是故障率很低,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大問題,為金成亞信提升服務品質提供了強大保障。江淮輕卡的初次表現一舉征服了金成亞信,也給雙方后續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后,金成亞信在購車時總會優先想到江淮輕卡,逐漸達到了目前的212臺。
隨著冷鏈食品需求的飛速增長,公司也進入了冷鏈市場的開拓。購買冷藏車,首要考慮的就是冷機、冷箱和底盤,而且要保障北京千萬市民對牛奶和生鮮肉食的高頻巨量需求,冷箱密封性和容積也是重要因素。江淮冷藏車在這幾個方面的表現都堪稱完美,底盤制造更是江淮最大的優勢。另外,考慮到一體化上裝不僅可以為公司節省大量成本,從服務角度來說,為避免多方責任推諉等情況出現,給車輛管理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出于長久以來對江淮品質的信賴,我們陸續購買了40多臺江淮冷藏車。
“如果讓您給江淮輕卡的品質與服務分別打分,您會打幾分?”記者在采訪中問到。
“9分!無論是品質還是服務,江淮都值得9分。之所以不是10分,主要是為了給他們一些持續優化的空間。”孫總笑著說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