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08 09:34:46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3月6日,正在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介紹,“十四五”在建、已批項目規模已達3.19萬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左右,鐵路基本覆蓋城區人口20萬以上城市,高鐵覆蓋98%城區人口50萬以上城市。
實際上,已經保持10多年快速增長的中國鐵路客運只是中國錨定“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一個縮影。正在提請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已經可以看到中國交通基建下一程跑出“加速度”的計劃書。
在全局部署上,規劃綱要草案通過部署綜合大通道、快速網、干線網、郵政、城市群都市圈、通達深度、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呈現了“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模樣。在具體實施上,規劃綱要草案列出了八個方向的建設工程“清單”,涉及戰略骨干通道、高鐵、普鐵、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港航設施、現代化機場,以及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
當這份計劃書“照進現實”意味著什么?
舉例而言,在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工程建設上,推進既有客運樞紐一體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實施樞紐機場引入軌道交通工程。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表示,不久前,《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依托國際開放樞紐這一新平臺,將能吸引全球更多資金和人才。
再如,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入列戰略骨干通道工程。這意味著,川藏鐵路完整通車后,家住四川理塘的丁真想去拉薩,原來40多個小時的“汽車倒火車”之旅將縮短至10多個小時。
科技創新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分量也越來越重。陸東福介紹,中國正研發新一代更高速度動車組,“CR450科技創新工程”即將啟動,計劃基于時速350公里高鐵基礎設施條件,主要通過對高鐵移動裝備技術的全面提升,即研發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更加智能的復興號動車組新產品。
此外,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數字技術的賦能下,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倍受關注。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等多位來自汽車制造業、科技和互聯網產業一線的代表委員們給出了他們對智能駕駛汽車實際應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車電池國標等方面的建議。
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方面,李彥宏建議,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各地政府加大探索和投入;曾慶洪則建議,要盡快完善現行交通安全法規,確認“機器駕駛人”的法律主體資格;加快自動駕駛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和發布。
從因地制宜地推進重點工程,到統籌規劃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從在現有條件下升級迭代,再到行業領軍者們為智慧交通建言獻策,已經“加速跑起來”的交通基建令人期待。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