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3 14:35:03 解放青汽
關注中物聯
“行至今日,回頭看,已是共產黨成立的第99個年頭,也是一汽解放青島的第52個生日了。”
2020年7月1日,在疫情中,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的第99個生日。
新年伊始,便有病毒肆虐于中華大地,短短幾天,九州閉戶,千城封鎖,萬巷孤寂。為救民于水火,多少共產黨員義無反顧奔赴一線,日日夜夜不眠不休,身體力行地履行著中國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其實,在建黨之初,這種黨員奮勇當先的“特權”意識就早已融入血脈,成為了共產黨員的信仰。也正在于這份為國為民的信仰,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才能與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立起新中國,最終實現了祖國的偉大復興。
憶往昔,崢嶸歲月
7月1日,同樣也是屬于一汽解放青島汽車的第52個生日。
1968年,中國汽車工業正處于艱難起步、探索前行的發展初期。7月1日,在政府支持下,位于山東青島的一片低矮平房里,一批懷揣著“造車夢”的共產黨員帶領著一幫工人正式宣布青島第二儀器廠轉產成立青島汽車制造廠,從此走上為國造車的艱苦道路。
青島汽車制造廠建廠初期,生產設備非常落后,連最基礎的沖壓和吊拉設備都沒有,所有一切只能靠人工完成,但普通工人又缺乏經驗,工藝水平遠遠無法達到標準,導致生產出來的汽車總會出現各種問題。為了盡快造出合格產品,共產黨員再一次發揮帶頭作用,從領導到技術人員再到普通工人,日日夜夜奮戰在生產一線,餓了就配著水嚼點干糧,困了就在廠子里瞇一會兒。最終,歷經9個月時間打造出了青島汽車制造廠的第一輛汽車“青島69”,改寫了青島不產汽車的歷史,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
1980年,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后,逐漸恢復元氣的青島汽車制造廠在這一年迎來了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點。在國家提倡發展農用柴油車的背景下,青島汽車制造廠面向農村開發了QD-145農用柴油載貨汽車,是全國第一個生產中型柴油車的汽車廠,當年產銷量達到了1500輛,盈利107萬元,第一次摘掉了虧損的帽子,讓全體員工都無比自豪。
看今朝,璀璨榮光
自1993年,青島汽車制造廠加入一汽集團后,就走上了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在2010年產銷汽車更是突破14萬輛,創出歷史最高水平,勞動生產率等多項指標位列國內卡車行業單一工廠第一位。
不僅如此,解放青汽在多年發展歷程中仍不忘使命,勇于創新,創造了多項行業第一。先后開發出國內第一款最短軸距牽引車、第一款“義烏廂”車型;開發出第一款6X2、8X4多軸汽車,以提高運輸效率;首創重卡平地板駕駛室,有效增大空間,為司機提供了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如果說些許成績還不足以證明解放青汽的實力,那么即墨智能工廠的建立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其世界一流的造車工藝。進入廠區,偌大的車間內幾乎看不到人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機械手臂和自動化設備,全流程均由數字化系統控制,不到兩分鐘就可生產一輛卡車。如果你參觀過德國的卡車生產流水線,你就會發現,青島即墨工廠與那些世界頂尖工廠相比,真的沒什么區別。

從2014年即墨智能工廠建立至今,物流市場中最常見的JH6、悍V、龍V、J6F等車型均是由此工廠生產。JH6更是自2014年投產之后,憑借其高可靠、高安全、高舒適、低油耗、低自重、低維護成本的優勢得到了眾多物流用戶的青睞,為一汽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被眾多卡友譽為“解放神車”。
向未來,智能為先
“在未來,任何一輛卡車都不再是單獨個體,而會變成物聯網的移動終端。”隨著物流行業不斷向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未來每一輛卡車都將在云端實現數字化呈現,車輛的各項物理屬性也將以數據的形式集成到綜合管理平臺,車輛位置、速度、溫度、承載率等數據以及司機的駕駛行為均可以實時展現出來,方便統一管理。
就目前而言,解放青汽在智能化方面已取得諸多令人矚目的優秀成績,除前文提到的生產制造智能化之外,車輛駕駛智能化與車輛管理智能化同樣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車輛駕駛智能化方面,以解放JH6為例,搭載了一汽自主AMT、定速巡航系統、ABS防抱死/ASR驅動防滑系統、EBS電子制動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前碰撞預警系統等智能化、安全化配置,在極大提升了車輛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降低了油耗。

智能化管理系統方面,解放行APP可以有效實現車輛的高效管理。通過“聯車·聯人·聯生態”,數據驅動業務,全力打造融合“人、車、場”的解放車聯網數字化生態,助力產業“四化”。圍繞場景打造,營運更省心。面向司機、車隊的終端用戶,解放行圍繞用戶選、購、用、管、修、換多場景進行全面賦能,有圍繞“車”提供的運營報表、診斷故障、保養提示服務;有圍繞“人”提供的駕駛行為分析、在線視頻醫生、卡友社交圈服務;有圍繞“貨”提供的查貨、配貨服務和定義車產品;有圍繞“生態”提供的輪胎救援、保險、二手車服務;有圍繞“路”提供的貨車專用導航服務。司機版、車隊版解放行APP每天的功能點擊次數超過23萬,資訊瀏覽量超過32萬。
隨著物流行業數字化持續升級與加速整合,為實現精益管理,智能化車輛必然會成為企業剛需,而解放青汽在此方面則早有布局,智能化生產線、智能化駕駛技術與智能化管理系統三大優勢就像劈波斬浪的三叉戟,引領著解放青汽一路前行。
憶往昔,無數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血水與汗水混合交融,筑成一座座豐碑矗立在歷史長河中;看今朝,我中華國力蒸蒸日上,生產制造、科技研發、技術應用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向未來,我們仍不忘初心,堅持以奮斗為本,以市場發展為導向,共同努力,筑就屬于我們的嶄新輝煌。
原創 |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