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02 08:56:16 北京商報網
關注中物聯
6月30日,電商智庫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發布《2019年度中國物流科技行業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電商物流營收規模為7000億元,較2018的6038.4億元同比增長15.92%。而電商物流行業業務量為635.2億元,較2018年的507.1億元同比增長25.26%。
值得一提的是,從細分行業來看,即時物流與智能快遞柜的市場規模增長尤為迅速。
《報告》顯示,2019年即時物流市場規模達到1312億元,較2018年981.2億元同比增長33.71%。用戶規模達4.21億人,同比增長17.59%。而訂單規模在2019年達到186億元,同比增長38.39%。其中,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閃送、達達、UU跑腿、順豐同城急送等品牌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消費認知度,在市場中占領了主導地位。
智能快遞柜行業同樣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19年,其市場規模為254億元,較2018年的195億元同比增長30.25%。主要城市布設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新增13.4萬組,增幅接近50%,箱遞率超10%,為末端投遞提供有效補充。《報告》預計,2020年,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將近300億元人民幣。
而部分行業例如同城貨運,相較之下增速較緩。數據顯示,2019年,同城貨運交易規模為13011億元,同比增長7.79%。而運貨量達20.3萬億噸,同比增長3.57%。事實上,在這個行業中,以貨拉拉、快狗打車形成的頭部效應已經十分明顯。資料顯示,貨拉拉平臺月活司機超40萬,月活用戶達600萬。業務范圍已覆蓋286座大陸城市,在香港和臺灣也有運營。而快狗打車平臺注冊司機超過350萬名,已覆蓋全國超300個城市。
不過,從市場規模與貨運量上來看,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對新入局者的吸引力絲毫不減。2020年5月,滴滴宣布進軍貨運行業。6月底在杭州和成都上線首日訂單量便突破了1萬單。
然而,在業內看來,同城貨運還有諸多難點需要跨越。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貨運行業受需求低頻、標準化難定、司機端難教育、B端難留存等問題困擾,行業發展受到制約。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整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融資方面,全行業來看,《報告》顯示,2019年物流科技融資數66起,同比下降21.4%。融資額568.66億元,同比下降13.97%。
盡管投資熱度有所下降,部分企業仍在抓緊填充“彈藥”。2019年,菜鳥網絡和申通快遞分別獲得阿里233億元、145.82億元的戰略投資。其次為零擔物流壹米滴答,獲得80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以及18億人民幣D輪投資。
總體而言,《報告》顯示,2019年,物流科技共有22家“獨角獸”,同比增長37.5%。總估值達768.33億美元,同比增長3.1%。菜鳥網絡(298.72億美元)、京東物流(134億美元)、滿幫集團(65億美元)領銜前三位。
就估值較高的行業分布來看,物流網絡與電商物流分別達到298.72億美元和134億美元,合計占比56%。其次是貨車匹配和同城配送,為77.6億美元和57.38億美元。就地區分布來說,6家企業位于北京,占比27.3%,上海與深圳均有4家,成都有2家。《報告》分析表示,物流科技企業大多集中于產品生產所在地或倉儲地,便于物流配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