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6 09:19:05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安溪鐵觀音、贛州臍橙、蘇州大閘蟹、玉林百香果……如今,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這些農產品能從田間地頭直達百姓餐桌。”5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農產品不僅要“進得了城”,更要“吃得新鮮”,應積極發展農村地區冷鏈物流,提升農產品品質,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2019年,我國郵政網絡投遞農村包裹17億件,寄遞農產品3億件,帶動農產品銷售額達165億元。全國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郵政快遞服務已成為帶動“農產品進城”的重要渠道。
“生鮮農產品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易腐易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村冷鏈物流還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流通環節銜接不足、農產品產業鏈發育不成熟等問題。”馬旭林介紹,相關研究表明,我國80%至90%的生鮮農產品運輸未采用冷鏈卡車,易腐物品裝車多為露天操作,沒有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覆蓋冷鏈鏈條,農產品上行貨損率高。
郵政快遞網絡覆蓋廣,在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方面優勢明顯。“目前,我國郵政網點鄉鎮覆蓋率達100%,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達96.6%。郵政快遞時效性強、信息化程度高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農產品損壞的風險。”馬旭林列出了一組數據。
馬旭林建議,將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建設納入中央預算資金,按照以獎代補的形式專項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建設農產品產地預冷、倉儲保鮮、初加工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完善縣級農產品冷鏈倉儲和常溫倉儲中心布局,突破制約農村冷鏈物流發展瓶頸,加快推動“農產品進城”,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