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2 14:44:09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12日表示,到目前為止,農村網民數量突破了2.5億,網購已成為農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商進入了農村,改變了農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
12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情況。
會上,有記者就農村電商發展情況進行提問,王炳南回應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從2014年起,連續6年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推動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們累計支持了1180個示范縣,已經實現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有力促進了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發展。可以說,經過各地各部門多年的共同努力,廣大企業的積極參與,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王炳南說。
王炳南指出,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具體說,農村電商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帶動了農民收入增加。電商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讓農村各類產品賣得更遠,賣得更好。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
二是促進了農業轉型升級。農村電商帶動農民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生產的產品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三是推動了農民創業就業。農村電商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工、大學生、轉業軍人返鄉創業。到去年年底,全國農村網商達到1384萬家。
四是豐富了農民生活。到目前為止,農村網民數量突破了2.5億,網購已成為農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商進入了農村,改變了農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在這次疫情期間,農村電商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四川省88個示范縣就組織電商、快遞企業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達到600多萬單,保障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
此外,王炳南表示,當前農村電商的發展成效非常顯著,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像產業供應鏈水平差、物流成本高、人才缺少等困難,針對這些問題,商務部下一步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以“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為總抓手,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鄉鎮商貿發展,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進城渠道。圍繞農村特色產業,打造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完善電商配套服務,培育區域公共品牌和網絡產品,提升產業電商化水平,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二是進一步優化工業品下鄉網絡。引導農村商貿企業與電商深度融合,支持流通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第三方配送服務,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
三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在整合農村電商快遞的基礎上,搭載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加強農村電商主體培育。加大對返鄉的農民工、大學生和返鄉的轉業軍人等培訓力度,打造一支農村電商的隊伍,提升我國農村電商內生動力。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