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10 19:48:13 中物聯電子商務物流與快遞分會
關注中物聯
作為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充分開發科技創新動能,發揮數字平臺經濟力量。平臺在抗擊疫情期間快速落地智能設備、數字服務工具包、智慧菜場、生鮮自提等智能硬件和創新服務,圍繞商戶和末端配送環節雙管齊下,安全、高效地完成民生保障任務,更從長遠角度推進城市生活數字化以及非接觸經濟進程。
1、發揮技術效能,機器人奔赴一線。2月3日,阿里本地生活機器人“赤兔”向浙江溫州一酒店內的集中隔離人員配餐。它按照預設程序自動定位房間,平均5分鐘即可完成一次配送。除了定點送餐、送藥,還能夠語音循環播報抗疫宣傳語,提醒測量體溫、勤通風等事項。機器人不僅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還明顯提高了人力效率、節約了防護物資,成為抗擊疫情的特殊保障力量。
2、外賣自取柜投入商圈,協助復工管理。在實際外賣配送中存在諸多痛點,例如送餐、取餐人員大量積壓滯留,影響物業安全管理;隨著疫情期間逐步復工復產,上述問題更加凸顯。阿里本地生活自主研發的外賣自取柜即是一款能夠解決上述痛點的產品,騎手掃碼放餐、顧客以取餐碼取餐,減少直接接觸、避免人員滯留。目前該智能外賣自取柜已經入駐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多個商圈、約20多棟樓宇,在疫情防控期間助力商家和消費者實現衛生、及時的“無接觸配送”,并有效協助復工復產后物業管理。
3.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依托餓了么到家服務平臺、客如云管理系統、阿里云平臺等一系列完備的技術基礎設施,推出“智慧菜場”方案,旨在打通線上與線下,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有效幫助管控菜場和菜品溯源。疫情期間,實施智慧菜場合作的農貿市場成為當地重要民生保障設施。截至3月初,智慧菜場輕量版方案已在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大連等地區快速推進,助力當地民生保障及農貿市場數字化升級。
4.模式創新釋放數字平臺動能、快速賦能供應鏈。在此次新冠疫情的重災區武漢,阿里本地生活平臺迅速反應,推出“生鮮自提”服務,實現當地優質供應鏈商家及消費者的雙贏局面。從1月27日開始,阿里本地生活協同“萬噸通”供應商全力組織貨源,再和“有家”、“百果園”、“鮮豐水果”、“天香果園”等社區超市及操場社區、雙墩社區等社區居委會建立生鮮便利服務站。僅2天時間,首批100個生鮮便利服務站目前已經全部開始營業,保障武漢市民日常所需。除武漢外,2月中旬該項服務在杭州上線,保障疫情期間更多居民生活物資采購。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