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1-06 09:44:32 參考消息網
關注中物聯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道 臺媒稱,亞洲2019年12月制造業持續回穩,印度制造業景氣的擴張速度為七個月來最快,韓國、泰國景氣恢復擴張,展望也有好轉跡象。相較下,歐洲12月制造業景氣則進一步下滑,連續第11個月萎縮,新年伊始也不太可能改善。
據臺灣《經濟日報》1月2日報道,IHS馬基特公司與眾多機構共同發表的報告顯示,印度去年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2.7,為七個月來最高,也是連續第29個月高于象征景氣榮枯線的50,為2013年7月來最長的擴張期,主要受惠于新訂單增加,整體需求次指標也觸及五個月高點,顯示需求回升正促使工廠擴大生產。
報道稱,韓國上月制造業PMI從49.4升至50.1,景氣重返擴張,終止連七個月萎縮,主要因海外需求改善,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升至2018年6月來最高,反映對中國大陸、日本和越南等亞洲市場外銷增加。泰國的PMI也回升至50.1。
據報道,中國大陸去年12月制造業景氣則持續擴張,反映經濟正在趨穩。財新/馬基特制造業PMI雖略降至51.5,但景氣維持擴張,企業信心好轉,擴大生產與增加庫存的意愿都增強,也對就業產生正面影響。大陸上月官方制造業PMI維持在50.2,新出口訂單指數恢復擴張為2018年5月來首見。
相較下,IHS馬基特歐元區去年12月PMI最終值下滑至46.3,低于去年11月的46.9;該數據去年2月來就一直低于50,反映制造業景氣連11個月萎縮。除了訂單下滑外,就業機會流失幅度也創2013年來最大。
IHS馬基特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森說,歐元區制造業者回報2019年底情況很糟,產出降幅為2012年來最大。
報道稱,雖然企業對未來一年較樂觀,但由于新訂單持續以七年來最快速度下滑,要恢復成長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德國再度成為表現最差的國家,荷蘭與意大利的景氣萎縮幅度為逾六年半來最大。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