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9-29 10:29:36 物流沙龍
關注中物聯
汽車銷量負增長,缺乏進化的汽車供應鏈行業該往何處發展?看新物種兆馳供應鏈帶來什么啟發。
近20年來,汽車物流作為汽車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與汽車行業共同蓬勃發展。2013~2017年,中國汽車物流市場實現了超過10%的復合增長率,規模達到千億元級別(國家統計局顯示2017年為8541億元)。快速發展中,很多人“忽略”了汽車物流已經多年未進化的事實:多層轉包、系統能力弱、服務同質化、人才匱乏、“強關系”經濟、“重資產”運營……
.jpg)
2018年,中國車市迎來了28年來首次負增長,截至今年8月,中國車市已連續14個月下滑,汽車行業儼然正在“過冬”。不破不立,汽車物流行業正呈現兩點結構性機遇:一是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崛起;二是傳統汽車物流外包滲透率的提升。隨著汽車物流行業的森嚴壁壘撕開了一道口子,抓住機遇的新興汽車供應鏈供應商得到了快速成長的機會。
看上半年的業績,受汽車產銷量負增長、響應治超政策加強合規運力布局、國五切換國六以及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很多大型汽車物流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了明顯下滑,而規模小、承運品牌單一的物流公司虧損更為嚴重。
汽車供應鏈是公認封閉且利潤非常高的行業,以前對于物流費用不很敏感。但隨著銷量下滑、降本增效壓力巨大,車企已經無法承受層層轉包,對于價格和供應鏈服務商自身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jpg)
行業中的大公司可以通過發揮其規?;⒓s化、信息化的優勢降低成本;但對于小公司而言,價格競爭有可能導致其難以獲取正常利潤而選擇退出,很多汽車物流企業都抱怨“沒得干了”。在嚴峻形勢下,有些新興的汽車供應鏈供應商卻保持著每年兩倍或三倍的增長,他們為什么能不受大環境的影響、成長如此快速?
從新入局者,看新智能汽車供應鏈運營商
現在傳統車企比較急迫的供應鏈訴求是“結構性降本”及“輕重結合”,而造車新勢力的供應鏈訴求更加新穎,大量碎片化的整車交付場景及服務化交付體驗都是全新的訴求,同時造車新勢力對物流商的系統多接口對接能力及數據交互能力有著極高要求?,F有汽車物流商的能力不匹配造車新勢力品牌的供應鏈需求,市場需要新興的汽車供應鏈運營商崛起,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貼身服務。
兆馳供應鏈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家,他的定位是“新智能汽車供應鏈運營商”,業務覆蓋產前零部件物流、整車物流、售后物流、進出口物流、展覽物流等。誕生之初其汽車供應鏈收入是千萬元量級,到2018年超過一億元,2019年預計超過兩億元,2020年保守估計超過五億元,現在兆馳供應鏈直接服務的客戶超過60家,包括小鵬汽車、天際、沃爾沃、長城、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TOP10中的6家),已在行業內實現了初步卡位,他的快速發展也為行業帶來了啟發。
.jpg)
1、建立差異化的核心優勢
(1)直屬于各大主機廠的汽車物流企業擁有成熟的服務網絡與規模效應、具備汽車整體供應鏈服務能力,但他們以服務自有品牌為主,創新及開放度不足;在私密性和公允性方面會讓其他車企特別是造車新勢力產生顧慮。
兆馳供應鏈的聯合創始人林泰恩博士曾是順豐集團全球汽配行業負責人兼創新中心副總裁、首席供應鏈管理專家,擁有十余年全球先進供應鏈管理及行業解決方案經驗。據他介紹,兆馳供應鏈于2017年服務造車新勢力起家,當時供應鏈訴求的方案屬性強,需求極度動態且要求敏捷響應,兆馳在那段時間積累了大量的Know-How和優質的下游資源。同時作為公允的第三方,在服務的公平性及私密性上擁有優勢。相比于主機廠下屬的物流公司,兆馳供應鏈的優勢在于“敏捷、公允及高效”。
(2)傳統第三方物流公司具備獨立性和靈活性,但服務范圍有限,主要覆蓋某一段運輸環節(入廠、整車、售后零部件);覆蓋網絡受客戶業務范圍影響,有一定局限性。
兆馳供應鏈不只覆蓋流通環節,還能為車企提供從整車開發階段到銷售流通階段的整體供應鏈解決方案。比如,JPH(單位時間工作量)極其穩定的傳統主機廠是很難有生產物流開放的機會,而兆馳供應鏈切入市場的時間點及服務的客群讓其得以獲取“生產物流”這種強粘性及強滲透性的核心業務機會。相比于傳統第三方物流公司,兆馳供應鏈的優勢是“方案,端到端及科技運營”。
(3)如何通過創新的服務從結構性為汽車客戶降本是新時代供應鏈服務商的核心能力。打個比方,兆馳供應鏈為很多主機廠做的“運包一體化”解決方案就是結構性降本的一種新服務,把以前兩塊獨立的成本“包裝”和“運輸”結合成一體化服務,產生新的降價及增效空間;而針對造車新勢力頭部客戶,兆馳供應鏈建構了一整套成熟的服務運營體系,打造從“數據”到“運營”,從“國內”到“國際”的整體供應鏈服務體系。這也是供應鏈運營商跟傳統供應鏈服務商本質上的區別。
2、為客戶提供方案定制服務,“服務”內核至關重要
據林泰恩介紹,現在兆馳供應鏈服務體系走的是“141”(一四一)的服務組合,為汽車客戶提供初期規劃層面的供應鏈物流整體方案輸出,包括物流規劃咨詢、最優方案設計、外協運輸網絡、資源協調與管理等,主要針對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新工廠投產,這是前面的“1”;然后兆馳供應鏈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整體供應鏈服務,從入廠—生產—整車—售后,這是中間的“4”;最后通過全產業鏈的落地服務,伴隨著數據的積累及服務的加深,整體數據回傳進行優化和更新,定期為客戶提供實操層面的供應鏈降本增效的改善方案,這是最后的“1”,最終實現“1”-“4”-“1”的服務閉環。
.jpg)
造車新勢力的銷售冠軍小鵬汽車,從初期的供應鏈物流規劃,到“入廠—生產—整車—售后—國際”的落地服務全覆蓋,再到定期創新服務方案的輸出及落地,都由兆馳供應鏈一家公司全部完成。
3、汽車供應鏈領域的“新物種”
兆馳供應鏈的路線和傳統第三方汽車物流公司完全不同,他更像是汽車供應鏈領域誕生的“新物種”。
林泰恩表示,兆馳和傳統汽車物流企業不是競爭關系:
首先是服務的客群不同,新物種服務新物種,新能源汽車和造車新勢力的供應鏈是被解構掉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全部是屬地化生產,如上文所介紹的,關鍵零部件的inbound變成短鏈,物流費用顯性化,三電的交付、質量控制和運包一體的場景是非常不同的。
在交付上,傳統主機廠是交付到大B類似4S店,只是完成交付,車子沒被賣掉需求依然沒被滿足。而造車新勢力則是通過預售,先有訂單,再拉動生產,每一次交付都是需求的滿足,這對供應鏈服務商的服務要求就很高了。在5G時代,物流的服務屬性比交付屬性要強得多,兆馳供應鏈的定位“新智能汽車供應鏈運營商”,也格外強調了其“服務”內核。
第二是這撥新的增量市場(比如造車新勢力)的JPH相對較低,在一開始就開放了生產物流;等到后期大規模交付時,兆馳供應鏈已經完成了磨合,具備量產的服務能力,變成他們生產的一部分。
第三是科技投入和數據要求不一樣,兆馳供應鏈服務的造車新勢力的科技屬性非常高,強調的是汽車是場景化的數據終端。造車新勢力需要數據全打通和全面的接口對接等,兆馳供應鏈一直在構建先進的IT管理系統,擁有大中臺來支撐大量的數據流轉和交互。
.jpg)
第四是人才結構不同,兆馳供應鏈團隊的平均年齡是28歲,學歷層次高,不乏互聯網從業者、連續創業者、物流行業老兵、上市公司高管等,人才結構很多元,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對科技的接納程度、對市場的反應都是很出色的。
4、路線清晰:三步走,在每個階段都做No.1
2018年年底,兆馳供應鏈完成了元禾原點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加強了全國運營網絡搭建、系統平臺升級和人才儲備,目前在全國的分/支公司已經達到17家,全國有5500輛可調配運力,倉儲面積也達到了20萬平方米;整個系統中臺的搭建及OWTB的一期工程完成了升級。
在元禾原點副總裁戴元煜博士看來,兆馳供應鏈已經發現了紅海中的藍海,汽車行業雖然處于下行,但如造車新勢力、汽車新產能等,市場巨大而且增長良好。2019年起,小鵬汽車及長城重慶新工廠開啟交付,寶沃汽車被神州收購后產量快速提升;2020年起,天際汽車、國機智駿、理想智造等企業陸續開啟規模交付,預計兆馳供應鏈營收結構將持續優化,業績維持高增長態勢……
目前,無論是客群數量還是營收,兆馳供應鏈都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供應鏈領域的No.1;隨后兆馳將發力汽車新產能領域,布局滲透傳統車廠新工廠業務,通過服務產業協同更緊密、數字化可視化程度更高的新工廠,夯實“141”的服務閉環,實現汽車新產能領域No.1;未來這樣的成功實踐也能更快地復制到“汽車全產能領域”,助力汽車行業數字化升級。
結語
走一步看十步,未來汽車工業必將向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所有汽車都是智能汽車,是大型的數據終端,傳統主機廠也將像新勢力造車一樣先預售再生產,比如此前上汽大通已經采取了C2B的銷售模式。每一輛生產出來的汽車都是一個確定的需求,交付體驗不好,服務過程不專業,會直接影響汽車品牌在客戶心中的形象,也就是上文所說的物流的服務屬性遠大于交付屬性。
汽車主機廠對于供應鏈服務商業務過程中數據流轉及時性及準確性的要求都在提高;供應鏈服務商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更有效地整合資源,同時保證供應鏈可視化程度,這些都在考驗供應鏈企業的科技運營能力。
市場偏愛術業有專攻的企業,兆馳供應鏈差異化的定位、“敏捷、公允及高效”以及“方案,端到端及科技運營”、尤其是出色的生產物流服務能力,是非常符合汽車工業發展需要的,對于行業的新老企業來說很有啟發價值。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汽車及汽車供應鏈行業身處“冬天”,但在林泰恩看來,汽車行業已經到了發展拐點,絕不能錯過機遇,“我們處在歷史巨變的前夜,不能辜負這個時代”。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