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5 09:22:14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7月17日,UPS發布2019《工業采購趨勢洞察》亞太地區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亞洲工業采購者在線上進行大量采購,但依然高度依賴線下關系并重視可靠的售后服務。此次調研采訪了中國、日本、泰國等國家企業的600名工業采購者,旨在為B2B企業提供區域市場洞察和具體市場特征分析,幫助他們更好地與亞洲采購者建立合作。
“在亞洲,公司發現商業關系并不是非此即彼——雖然線上渠道非常受歡迎,但傳統的采購方式并未過時,想在亞太地區銷售產品的企業可在其中找到平衡。”UPS亞太區市場部副總裁賽爾維說:“根據報告結果,我們建議想在亞洲市場發展業務的企業,需要整合并不斷優化其電子商務與線下實體的運營,同時確保包括退貨在內的售后服務能夠為采購者提供無縫的采購體驗。”
報告結果顯示出線上采購增長的明顯趨勢。多數亞洲采購者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5年內通過線上渠道完成更多采購。在所有偏好線上采購的亞洲采購者中,日本采購者占31%,中國和泰國采購者均占14%。同時,在泰國計劃擴大采購預算的企業表示,他們在未來的3~5年更傾向轉為線上采購。而相比亞洲其他國家,中國企業通過移動終端采購的勢頭更為迅猛。
報告指出,盡管未來亞洲采購者預計會更多地使用線上采購,但相較美國和歐洲采購者,亞洲采購者在交易前會更頻繁地與指定銷售代表進行電話溝通或當面交談。他們尤其注重在線上采購前建立個人聯系——這一特點在中國尤為明顯。在開展業務前贏得客戶信任,是交易過程中的關鍵。
該報告認為,在全球其他地區,人口特征變化往往會影響采購行為的變化,但企業如果想在亞洲取得成功,應當分析采購者的工作職責,而不僅僅是他們的國籍或年齡。正如研究表明,亞洲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地區——所有采購者都專注于實現其企業的目標需求。
從整體區域看,亞洲采購者與世界其他地區采購者從當地供應商處采購的比例基本持平——亞洲67%的企業采購來自區域內的供應商,在美國該比例為73%、歐洲為64%。日本情況比較特殊,日本采購者在國內采購90%的產品。不過,由于日本最近與包括歐盟在內的諸多經濟體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采購源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變化。當被問及跨國采購的障礙時,亞洲受訪者列出的前三位因素分別是:較長的轉運時間,占60%;海關延誤,占55%;退貨問題,占45%。
從全球范圍看,無論對于哪一類別的采購者和細分行業,售后服務始終是工業采購的重要決策因素。研究發現,亞洲采購者相對其他地區的采購者更注重各類售后服務,包括常規退貨服務、特殊貨物的取件服務、為退貨提供現成包裝及運輸材料的服務。其中,中國和日本采購者最看重的售后服務為現場維護及修理;泰國采購者認為退貨服務是最重要的。
“在中國,中小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達97.6%。”UPS中國區總裁哈羅德·彼得斯說,亞洲B2B線上采購的上升趨勢為中國中小型工業企業進軍亞洲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機遇。能夠提供規則清晰、快速響應的售后服務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差異化因素。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