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07 08:26:47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5月6日上午,寧波必利盛物流配送碼頭(下稱“必利盛碼頭”)迎來了建成以來的第一艘船舶——裝載著420噸黃沙的“越城貨0262” 船,這標志著杭甬運河寧波段首個內河貨運碼頭正式“開門納客”,同時也宣告杭甬運河寧波段真正終結了“有河有水無貨運碼頭”的歷史。
“越城貨0262” 船長期往返寧波紹興兩地跑水運。船長劉秀倉告訴記者,“以前,沒有這個碼頭,如果從寧波出發,就一直要把船開到紹興才能停靠。現在有了這個碼頭,寧波出發的時候天晚了,或者遇上水面起霧等惡劣天氣,我們就可以停靠在這個碼頭了,既方便,又安全。”
據了解,必利盛碼頭不僅為水運企業提供了便利,更帶來了實惠。
該工程位于杭甬運河寧波段高橋鎮民樂村岸線段。新建500噸級泊位4個(水工結構按1000噸級設計),其中散裝水泥泊位2個,件雜貨泊位2個,包括碼頭水工建筑物、裝卸工藝、道路、堆場、倉庫及生產生活輔助物等配套設施,占用岸線長度為260米,碼頭設計年吞吐能力80萬噸。
寧波市及周邊地區石灰石資源匱乏,除了海螺水泥(規劃年水泥產能為440萬噸,2009年4月建成投產的一期工程設計年產水泥220萬噸)外,本地區沒有其他大型水泥企業。因此,寧波市建設所需的大量水泥需從本省及省外水泥產地經較長距離運輸運入。
“寧波市現有水泥運輸格局以公路運輸為主,海運為輔。”從事港航管理工作多年的徐銘君介紹說,通過市場調研和綜合論證,從浙江主要水泥產地(衢州、蘭溪、建德等)運至寧波的水泥,采用內河運輸將比汽車運輸節約運費達到20~40元噸,經濟效益顯著。同樣,從寧波鎮海、北侖、大榭等港區運入的水泥,內河運輸與汽車運輸經濟性相當,但環境效益顯著。
寧波市港航管理局數據表明,每運送一噸貨物,水路價格是公路運輸的1/4,其廢氣排放是公路運輸的1/25,而且運力、運量及運速,都絲毫不遜色于公路運輸,堪稱一條水上快車道。
必利盛碼頭是杭甬運河沿線寧波市區境內首個企業投資建設的碼頭工程,項目建成后將為港區后方管樁生產基地服務,并兼顧公用碼頭功能,為周邊地區提供建筑材料的中轉服務,促進運河經濟發展。
2018年,杭甬運河寧波段過閘貨運船舶18649艘次,貨運量達469.05萬噸,同比分別增加41.83%和45.66%。
海曙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周里表示,碼頭通江達海,必然會成為寧波舟山港的集疏港通道之一,暢通“水水轉運”。大量進出寧波的建材、煤炭、鋼鐵等貨物,可以在此實現水運中轉,對于拓展姚江岸線利用空間、緩解城市擁堵、促進節能減排、提升道路運輸安全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