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24 09:48:39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4月23日,經過專家和各相關單位代表兩天的外業檢查和資料審查,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完成基本建設的最后程序,為船閘建設畫上完美的句號。這也意味著,富春江船閘圓滿通過兩年的試運行檢驗,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船閘運行良好 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經過10年的前期協調和技術研究,以及4年多的建設,2016年12月1日,富春江船閘開啟有條件試運行,船閘改擴建后的第一艘船舶通過富春江船閘。這座Ⅳ級兼顧1000噸級船舶過閘的嶄新船閘試通航,意味著一個被卡了近40年的航運瓶頸就此打通,浙西南三江兩岸乃至浙贛皖閩的水運一盤棋由此而活。
經過2年多的試運行,工程建設方按規定對船閘結構的滲壓力、揚壓力、沉降與位移等進行了觀測,均為正常。
試運行以來,閘閥門及啟閉機、船閘控制、信息化等系統使用正常,船閘與航道水工土建、錨泊區及助航等設施完好,滿足船舶過閘通航的需求。
據悉,本次竣工驗收,富春江船閘圓滿通過了主體水工結構及引航道部分、閘閥門及啟閉機制作、船閘控制系統、安全監測及原型觀測自動化系統、船閘房建及室外附屬工程、航道監控及信息化管理系統、助航標志及三江口航標燈塔、上游錨泊服務區及遠方調度站、景觀提升工程等各項檢驗,并形成竣工驗收鑒定書,這也宣告了船閘基本建設程序畫上圓滿句號。
摘得多項榮譽 綠色環保尤為亮眼
作為全國1334座礙航閘壩下通航樞紐建筑物之一,也是首個在原有水電樞紐運行工況下進行的礙航船閘改擴建工程,富春江船閘工程對全國類似礙航閘壩工程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
“對于這項工程,港航部門投入了史無前例的精力,”工程總指揮、杭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王恕告訴記者,“早在施工前,就形成了近6萬字的《項目質量創優計劃》,明確了創國優工程的目標和工作流程。”
船閘施工水頭高、技術難度大,工程在設計、管理和施工等方面均有創新亮點,在質量、安全、科研、廉政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截至目前,富春江船閘工程已有多項榮譽“傍身”:全國公路水路建設“平安工程”、“西湖杯”、“錢江杯”優質工程獎;共完成12項科研項目,其中4項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3項國內領先。“目前,我們正在申報省科技進步獎,下步就將參評國家優質工程獎。”王恕說。
除了收獲諸多榮譽,這項工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里曾經是我們的混凝土攪拌站,工程完工后這里地面有一層2米厚左右的混凝土,為了不影響復墾,我們將混凝土層全部打掉,再重新運來土壤覆蓋。”王恕指著不遠處的一塊土地說。記者看到,這篇土地如今已成為花卉種植的園地。
王恕告訴記者,在工程建設中,他們始終注重保護富春江水質與周邊群眾的飲水安全,通過集約用地、就地取材、借地復耕等方式,最大程度保護了當地水質和環境。
激活巨大航運需求 前景可期
“我從船閘剛試運行的時候就買了條二手船來跑運輸。”皖壽縣貨8966船戶李師傅告訴記者,正是看到了潛在的運輸市場,所以他兩年前就開始跑蘭溪、金華到建德、蕭山等地的短途貨運,貨種多是石子、沙子等建材。
據了解,試運行兩年來,富春江船閘累計運行3949閘次,通過船舶3.56萬艘次,過閘量達1811萬噸,過閘船舶數和過閘量屢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首個在試運行期間增速呈三位數增長的船閘。今年一季度過閘量已達266萬噸,增長率又高達103.1%。
“船閘設計通過能力為近期2500萬噸,遠期3200萬噸,目前是早8點至晚8點運營,但現在過閘需求很大,我們也正在研究延長船閘運營時間至晚12點。”王恕介紹,港航部門還推出了智慧船閘APP,實現過閘零上岸,進一步提升過閘效率。
船閘通航后,水路運輸運量大、運價低、能耗少、污染少,行業優勢隨之顯現,越來越多的工礦企業調整物流方式,“棄陸走水”。
2017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嘉興、紹興、蕭山等地石料市場需求旺盛,以及杭黃高鐵項目的實施,石料成了富春江船閘下行船過閘量最大的貨種,占富春江船閘貨物總運量的32%。
而煤炭則是上行船過閘量最大的貨種,占總運量的15.8%。主要來源江蘇、嘉興等地,主要供應蘭溪、建德地區的電廠、水泥廠等工礦企業。
“我們公司就建在蘭江邊,得益于水運的發展,公司逐步發展壯大。煤炭、氯化鉀、碳銨等大宗原材料主要通過水運,相比公路短駁運輸,每年可以節約物流成本1500萬元左右,大大提高了企業競爭力。”建德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招魁表示。
同時,隨著富春江船閘上游杭州港建德港區十里埠作業區、衢州港龍游港區橋頭江作業區的相繼建成開港,以及衢江金華段和衢州段共6個船閘相繼開通,錢塘江中上游黃金水道潛力巨大,前景可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