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08 08:48:03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由江西南昌發往福建廈門前場站、轉接“新天津”輪的一批由汽車配件和成品紙等組成的貨物,6日從廈門港海天碼頭出發,前往胡志明、林查班、雅加達、吉大港、烏拉港等“海絲”沿線港口。
三天前,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完成南昌-廈門、廈門-贛州“絲路海運”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雙向對開,將東南亞及江西等內陸腹地的進出口貨物通過廈門港海鐵聯運有機銜接,形成有形的“絲路海運”通道。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稱,當天啟程的上述貨物運輸途徑是出口班列部分,而進口班列方面,由廈門前場站發至贛州,貨物主要由瓦楞紙、橡膠木組成,裝貨地主要是科倫坡、巴生、宋卡等“海絲”沿線港口。
廈門和江西兩地的“‘絲路海運’+海鐵聯運”雙向對開,將海上、陸地的多種物流方式有機銜接,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當天,第二批“絲路海運”航線發布,共計18條航線(廈門港16條,福州港2條),涵蓋馬尼拉、胡志明、丹戎帕拉帕斯、杰拜阿里等“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港口。
針對“絲路海運”航線,廈門港、福州港共同提出較高的港口服務標準。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人士說,兩港服務標準分別為10項,涉及船舶、集裝箱、海鐵聯運、配套服務等綜合效率提升的保障,各有5條措施分別保障船東和貨主,全面優化“絲路海運”航線服務質量,帶動福建港口整體生產水平向高水平看齊,提升營商環境。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12月24日啟動至今年2月28日,“絲路海運”首批16條航線共開行142個航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萬標箱。其中,廈門港完成112個航次8.2萬標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6%;福州港完成30個航次3.1萬標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78%
作為中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絲路海運”堅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吸引國內外港口航運物流企業參與,將建立“絲路海運”聯盟,打造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經貿文化交流新平臺、新標桿。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