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28 14:21:01 方得網
關注中物聯
中國制造正在改變世界。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句廣告語,正日益成為現實,我國有很多高端制造業,目前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成為中國的驕傲,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具體到輕卡領域,有著50年造車歷史的江淮輕卡,現在不僅是國內中高端輕卡第一品牌,同時也是國內累計出口量最大的輕卡企業,連續十四年在國內輕卡出口市場排名第一。江淮輕卡不僅做到了國內領先,同時在國際市場上也是碩果累累,熱銷世界140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個國家占據銷量第一或前三,位列國際競爭第一梯隊。
江淮輕卡憑的是什么?據市場反饋,江淮輕卡品質過硬,產品生命周期長,二手殘值率更高。究其原因,是江淮輕卡在軟硬實力兩方面均已經邁入國際領先水平。頂級標準和頂尖工廠,讓江淮輕卡輕卡制造水平登頂世界之巔。
跨越一:新港生產基地投產邁入世界前列
基于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對用戶需求的快速響應,中國輕卡市場一直是以江淮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挑大梁。
尤其在中高端輕卡市場,江淮輕卡更是優勢明顯。銷量一直位居國內輕卡行業第一的位置。“沒有金鋼鉆不攬瓷器活”,江淮輕卡能在中高端市場長期俘獲用戶芳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江淮輕卡一直所堅守的“高品質”,不僅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家獲得“全國質量獎”的企業,也是首個獲得輕卡“出口免驗”資質的企業,躋身國際一流輕卡企業,江淮輕卡的硬實力表現毫不遜色。
.gif)
江淮輕卡的硬實力,隨著世界級輕卡智能制造標桿------新港生產基地全面投產使用更加明顯,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的,年產整車20萬輛,鏈合世界科技,為全球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輕卡產品。同時,亞洲首個全長5.2公里廠區內三圓弧高環整車測試跑道建成通車,使整車生產能力、工藝能力、試驗驗證能力達到全球一流水平。
.jpg)
這意味著,從新港生產基地生產的江淮輕卡產品,將成為江淮品牌跨越的重要保證,質量更加上乘。
近年來,物流運輸產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專業、高效、智能化,也是輕卡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智能化的生產工廠,從源頭就決定了江淮輕卡質量更加可靠,產品更加智能。
.jpg)
江淮輕卡智能制造平臺,由2條封閉式全自動化沖壓線、3條全自動化焊裝線、1條適應多種車型的柔性全自動化涂裝線、2條自動化總裝線以及車架、前橋等輕卡關鍵總成生產線構成,工藝裝備和技術水平實現了全面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jpg)
新港基地既是江淮輕型商用車的主要生產基地,也是江淮輕卡不斷提升和深耕“生產”和“品質”的創新基地,同時其先進的智能制造平臺也代表著目前國內輕卡制造的最高水平。
跨越二:吸收大眾VDA質量管理體系“軟實力”增長
硬件上去了,軟件也要跟得上。
如果說新港生產基地是江淮輕卡的“硬實力”,那與大眾的牽手則是江淮的“軟實力”體現。
.jpg)
德系汽車對品質的堅守,應該是很多企業學習的榜樣。質量是市場的鐵律,如果沒有過硬的質量體系支撐,任何品牌都沒有明天。
縱觀眾多輕卡企業的發展歷程,幾乎每個品牌都經歷過起落沉浮,而江淮輕卡發展的腳步最為穩健,在行業排名中一直咬定第一集團,排名逐步攀升,靠得就是過硬的質量。
與大眾牽手之前,江淮輕卡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從質量意識、體系標準、方法工具三個層次立體化打造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同時通過配套體系的貫標和同步研發,不斷提高配套件質量,進而將質量管理推廣到銷售、服務、備件供應等全價值鏈體系,形成了完整的質量管控循環。
在江淮與大眾的合作中,江淮將繼續吸收代表德國汽車工業質量標準的大眾VDA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江淮輕卡制造品質再上新臺階,動力、成本、品質優勢再聚合,鞏固江淮輕卡在高端市場的優勢。
據悉,為了VDA6.1質量管理體系有效落地,江淮汽車分系統、分領域培養了50名審核專家隊伍,以月度為單位,進行體系審核、生產過程質量能力評定和產品審核。同時,為了滿足工藝要求,江淮汽車斥2億元巨資進行了工藝裝備線升級。
.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質量要求以PPM(百萬分之一)計算不良率的半導體工業制造商,也正在著手使用VDA6.1質量管理體系,從中可以看出,該項質量保證體系,可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讓利給最終消費者,更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結束語:
隨著新港生產基地逐漸吸收大眾VDA質量管理體系,江淮輕卡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2019年江淮輕卡的產品品質將再次刷新人們對中國制造的認知。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