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11 07:31:07 萬聯網
關注中物聯
近日,一則“五常大米滯銷”的新聞登上了熱搜榜。黑龍江五常大米因受到市場摻假的影響,造成部分五常農民的正宗稻谷只能堆積在家中。1月8日,菜鳥宣布將升級與五常大米的合作模式,在原有的溯源、物流次日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貨源品控水準和物流實時監測能力,用智能物流骨干網幫助五常大米農民和商家貨通全國。
2018年10月,在五常大米接入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2個月后,該店當月的銷售額比2017年同期的增幅為318%。
區塊鏈溯源+物流次日達 菜鳥助五常大米直通消費者
據報道,往年并不愁賣的五常稻花香米,今年首次出現滯銷。重要原因在于,市面上摻假的五常大米,影響了米業公司對本地稻谷的收購量。五常大米年產量僅50萬噸左右,而市面上每年銷售的“五常大米”超過1000萬噸。保守估計,買到真五常大米的概率僅為1/20。五常市一直在尋求可信賴的供應鏈服務,讓正宗五常大米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的餐桌。直到2018年8月28日,五常市與天貓、菜鳥、阿里云及螞蟻金服集團達成戰略合作。該項合作首次將溯源技術應用于五常大米的物流供應鏈。在天貓旗艦店銷售的每袋五常大米都會有一張專屬“身份證”,消費者用手機支付寶掃一掃,就能看到這袋米種植信息、生產信息、物流信息,從用什么種子、施什么肥、再到物流全過程都一目了然。
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的供應鏈服務,是五常大米溯源和保鮮的關鍵一環。質檢合格的大米,由專人激活溯源碼,菜鳥集運負責上門取貨。大米會直送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在全國七大區域的倉庫,通過算法實現智能分倉,下沉至離消費者最近的前置倉。這是五常大米首次改變一地發全國的長距離配送方式,把原來3-7天的配送時間,縮短到次日達。倉儲和配送環節的入庫、出庫、運貨車牌等信息也實時對消費者可見。
眾多五常大米商家求合作 菜鳥供應鏈服務升級
1月8日,菜鳥宣布,對五常大米的供應鏈服務升級。此次服務升級分為兩部分:其一,菜鳥與當地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天貓等方面合作把控商品源頭,共同制定正品標準,米企入駐菜鳥倉須簽訂正品保障協議,否則將對消費者予以10倍賠付并召回不合格產品。其二,將菜鳥的“物流天眼”應用于該項合作,升級物流鏈路安全把控,實現倉內操作實時可視化。
經過五常市政府監測和審核的正品大米,由菜鳥到五常上門取貨,進入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的供應鏈體系,用次日達的速度送達消費者,避免在商品的流通環節出現串貨和調包等問題。
“菜鳥供應鏈提升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以及收貨的物流體驗。”五常大米官方旗艦店負責人于哲介紹,很多消費者在寶貝評價中反饋,“物流很快”、“掃碼很新奇”,從而帶動了銷售額的提升。
此后,五米常香、葵花陽光等當地大米經銷企業,紛紛向菜鳥提出合作需求。菜鳥物流專家木旗介紹,“五常大米的區塊鏈溯源+供應鏈一盤貨模式已被驗證有效,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已具備接入國內類似農產品產業帶的能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