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1 08:08:30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從快遞規則中發現漏洞,范某動了“碰瓷”的歪腦筋。他先后輾轉多地,快遞破損的銀行卡等物品,并簽訂保價協議。等收到快遞時,把物品損壞的責任推給快遞公司,以此索要賠償共計8000余元。
日前,澎湃新聞從江蘇張家港市檢察院獲悉,范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批準逮捕。
據承辦檢察官介紹,早在2018年初,范某就萌生向快遞公司“訛錢”的想法。當時,他網購了一套茶具,茶具到手后覺得不太滿意,于是想要退貨。在選快遞公司時,范某得知,快遞的物品如果加以保價,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快遞公司必須賠償。于是,范某想以此為“賺錢之道”,并著手謀劃起來。
2018年2月,范某先向剛辦的銀行卡里存入現金,留下存款憑證后再把卡里的錢轉走,隨后把銀行卡芯片折壞。為了不被看出破綻,他把損壞的銀行卡芯片壓平,夾在幾張好的銀行卡里。等一切就緒后,乘車到南通市,通過某快遞公司把損壞的銀行卡快遞寄給了自己,同時簽訂保價協議,約定如卡受損由快遞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收到快遞后,范某撥打快遞公司客服電話,聲稱其保價快遞的銀行卡損壞,卡內有存款,據此要求賠償,并且威脅說“如果該公司不賠償”,“就向郵政管理局投訴”。后來,該快遞公司擔心自身名譽受損,只得向范某進行了賠償。
范某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先后輾轉常熟、蘇州、張家港、南京等地,采用同樣的手法“碰瓷”快遞公司,除少數幾次未得逞外,范某先后得手13次,共從該快遞公司詐騙8000余元。
據承辦檢察官透露,該快遞公司在整理公司近期賠償記錄時,發現有十幾單賠付記錄全是有關卡片丟失或損壞,要求按保價進行賠償的,其中快遞的收件人和寄件人雖不相同,但所留收寄雙方的電話號碼居然重合,而對方提供的接受賠償款的支付寶賬號或銀行賬號居然是同一個。
據此,該快遞公司懷疑有人變換身份惡意索賠,便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通過快遞公司提供的相關信息鎖定了范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