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07 08:21:52 物流北京網
關注中物聯
12月6日消息,DHL日前宣布正式開啟全球數字化戰略,集團旗下的物流部門DHL Supply Chain(供應鏈)將投資3億美元,用于發展物聯網感應器和機器人等新興科技,以實現北美倉庫的現代化。
據悉,目前這些最新技術已經在85家DHL的設施中投入了使用,而本次公布的投資則計劃把該技術應用到集團下屬430個工作點中的350個。DHL方面表示,希望利用這些新興技術,解決電商和多渠道銷售問題、簡化物流、緩解倉庫容量限制。
DHL Supply Chain總裁Jim Gehr透露,預計于明年9月,公司旗下一家研究和探索供應鏈產業未來的DHL Supply Chain創新中將在芝加哥投入使用,不過當下其相關機器人實驗還是要繼續在運營中的DHL設施里進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8年7月份,DHL還在其發布的《2018/19物流趨勢雷達》(Logistics Trend Radar)報告中指出,未來幾年,數字化將成為行業變革的最大驅動力。
如今,我國的物流行業正行進在高速發展的道路上。今年5月份的時候,國內物流市場就已經達到了每天1億個包裹的體量。在未來,行業所需要面臨的包裹量勢必會更加巨大。但是在這巨大的市場規模里,行業的整體信息化卻仍處于一個極低的水平,物流成本也一直是居高不下。為了做出改變解決難題,各企業也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數字化轉型之路。
阿里方面,在宣布啟動IOT戰略后,集團旗下的菜鳥網絡又于今年9月份,完成了對物流行業智慧物聯網公司易流科技的投資,這也是其在物流數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又一重大布局。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稱,菜鳥正在加快開辟新物流賽道,通過加大技術前瞻性投入,助力物流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向數字化轉型。上個月,阿里還宣布將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一達通”升級為跨境供應鏈平臺。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對眾多中小企業實行數字化改造,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在今年5月份的菜鳥智慧物流峰會上,萬霖就曾表示,在10億包裹這個量級的來臨的時候,物流企業想要成功應對的話,唯一的可能就是真正地通過數字化所有的物流要素。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菜鳥董事長張勇在展望未來新物流的時候也表示,新物流首先是繼續要完成物流產業所有商業要素的數字化,數字化是新物流的基礎。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近日也透露稱,公司將更加關注物流機器人、工廠自動運輸系統以及端到端供應鏈的數字化項目等應用,依賴數字化領域和工業4.0創新物流領域。
實際上,與其他行業相比,我國的貨運和物流業效率仍極低,數字化程度也較低。而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現,更廣泛地使用數字技術,可能會轉移或創造該行業23%至33%的總收入,從而實現效率的突破性提升。
然而在我國的貨運和物流市場,海運、公路運輸和快遞這三個板塊雖占據了市場的四分之三的份額,但是這三個行業卻都非常低效,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實現數字化的轉型可以說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