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03 11:09:06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關注中物聯
近日,駒馬C輪融資15億元一事在城配領域內掀起不小的轟動。此次后,駒馬在3年內已累計完成了7輪融資,無疑成為中國物流領域資本的寵兒。
當然,在萬億市場的競爭浪潮中,駒馬為何能夠突出重圍,不斷得到資本關注青睞?公司CEO白如冰對此解釋,駒馬始終堅守初心,并跨界融合了科技、卡車、金融等多元化基因,成就了駒馬實力和速度,不斷得到了行業、資本、社會認可,坐實了“城配C位”的品牌標桿。

實力和速度,持續領跑城配行業
駒馬自進入城配,其始終不變初心,以打造“中國最大城市物流運力池”為目標,通過首創的“卡車租賃”+“城市配送”跨界模式,不僅打破傳統城配的“區域化限制”,實現規模化的增長和服務能力,更是將科技“基因式植入”于城配的工具及場景中,提升了服務實力,升級運力管理模式,打造出全新的“智慧運力池”物流體系。
無論從產品服務本身、內外資源整合協同能力、規模化能力、專注而不拘泥于傳統的快速迭代,都讓駒馬的核心產品持續領跑城配行業。
截至目前,駒馬已經實現了自有運力全國范圍,在61個城市,建立起137家分子公司。通過多元化的運力產品及開放的合作模式,不斷創新突破,贏得了順豐、天貓、京東、美團、雙匯、沃爾瑪等超5000家知名企業的選擇和信賴。

資本持續加持,駒馬開啟沖刺加速
據悉,本此C輪輪融資由多家知名機構聯合投資,其中不乏老股東普洛斯、遠洋資本繼續大比例追加投資。對此次融資,各投資方表示持續看好。
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伙人東方浩表示:中國的城市物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而駒馬憑借自身的創新理念和商業模式脫穎而出,我們持續看好駒馬未來的發展,也希望和駒馬攜手推動物流產業的升級。同時,駒馬作為普洛斯物流生態體系中的企業,可以在物流園區網絡、運營管理、供應鏈金融、數據科技等方面整合相關資源,產生協同,互為賦能。
此次投資方的名單中,也又一次出現了“遠洋資本”。充分顯示出遠洋資本對于駒馬自身發展及其所在的城配物流行業乃至整個大物流領域的持續看好。
對于為何在眾多從事城配運輸的企業中獨獨“相中”駒馬,負責該項目的遠洋資本股權投資高級總監王瑞表示,基于駒馬行業發展前景、商業模式以及經營業績等三個方面的考慮。駒馬多元的“綜合基因”決定了其能夠突破現階段同城物流配送的傳統打法,實現各方優質資源的跨界整合,推動同城配送行業實現重塑和升級。遠洋資本一如既往看好駒馬發展前景。
未來,遠洋資本將在供應鏈金融、物流園區資源、生態圈內企業協同以及上下游整 合等方面,與其他股東一起重點支持駒馬物流快速發展,為被投企業方創造價值增量,實現 與被投方價值的共創與共贏。
11月屢獲大獎,城配C位實力認可
經過幾年的積累,目前駒馬已在行業和客戶中形成一定品牌美譽度。智能物流系統顯著提升效率、已形成全國性服務能力,不斷得到社會權威認證。僅僅11月,就連續3次在國內先鋒大會上獲得大獎,駒馬城配C位,當之無愧。
11月20日,駒馬榮獲2018“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并成為“德勤亞太500強”的候選企業。這是繼2017年“德勤–華興明日之星企業”之后,駒馬再次榮獲德勤榮譽。
11月24-25日,在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力最為廣泛的物流行業盛會之一(第十六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舉辦,駒馬被大會頒發“2018中國物流創新獎”。
11月27日,36氪年度最頂級盛會WISE 2018新商業大會上,駒馬又作為城市物流行業中的先鋒品牌,獲得了WISE新商業大會 “新經濟之王之企業服務最具影響力”和 “新經濟之王物流之王”兩大獎項。

駒馬,從一開始深入物流行業,憑借著優秀的技術創新實力和高物流服務水平,不斷得到了行業、資本、社會的認可。C輪融資無疑為駒馬接下來的發展加足馬力,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新一輪融資具體將用于進一步夯實基礎,推動駒馬全國業務布局擴張,同時打響新能源運力服務體系。白如冰表示,C輪后駒馬進入沖刺狀態。堅守初心,將本著為物流產業鏈創造更高價值,連接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優勢,促進城配市場結構合理化,為城市流通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