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03 08:48:01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鄭州大學拯救"棕色浪費”
一周回收“雙11”快遞箱1500公斤
每年“雙11”購物狂歡后,十幾億個包裹發往全國各地,大量快遞包裝箱被四處丟放,面對日趨嚴重的“棕色浪費”,快遞包裝箱的“綠色保衛戰”已經刻不容緩。連日來,在鄭州大學的快遞收發點,一群神秘的“小紅帽”,帶著馬克筆、剪刀等工具緊張有序地工作著。
11月17日19時許,夜幕已經降臨。鄭州大學雛鷹志愿隊成員、化工與能源學院2017級學生高淵博已經在寒風中站了整整1個小時。劃膠帶,撕快遞單,拆紙箱,發愛心卡……雖然是第一次參與“愛心‘箱’傳”志愿活動,此時的高淵博卻對這一系列操作非常嫻熟。他的腳下擺放著整整兩麻袋快遞箱,截至當天20時,他們共收集了整整4麻袋。
“同學們的參與都很積極,熱情高漲,很多同學不用經過我們宣傳,拿到快遞后就直接來我們這兒拆快遞箱,有的同學甚至把宿舍里不用的紙箱都拿了過來。”高淵博感到很欣慰,“我們幾個同學各司其職,有人負責講解宣傳,有人負責拆紙箱,有人負責整理紙箱,志愿活動進行得很順利。”
據鄭州大學學生會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負責人景原通介紹,“愛心‘箱’傳”公益活動以項目化方式運作,在鄭州大學“志愿星”系統下統一管理,“志愿星”系統包含“五彩計劃”,分別是紅色助殘計劃、橙色宣教計劃、粉色關愛計劃、金色服務計劃和綠色環保計劃,而“愛心‘箱’傳”項目就是綠色環保計劃的其中一個。
“愛心‘箱’傳”公益活動今年從11月12日開始,為期一周。活動共設置了6個愛心箱收集點,分別分布在該校菊園2號樓、菊園5號樓的快遞收發點和中心體育館南側兩個臨時快遞收發點附近。同學們可以在每天12時至14時和18時至20時兩個時間段,將快遞箱交到快遞收發中心的志愿者手中,憑借一個快遞箱兌換一張愛心卡,集齊足夠數量的愛心卡即可在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活動當天領取獎勵。其中,3張愛心卡可以兌換早餐券(一張愛心卡兌換1元早餐券),4張愛心卡可以兌換一個志愿活動名額,12張愛心卡可以為內蒙古一所小學的孩子們還愿,以個人名義向內蒙古一所小學的孩子們捐贈禮物,送去關愛。
“同學們將自己的快遞箱遞給志愿者,憑借愛心卡兌換志愿活動名額,既體現了‘隨手微公益’的主題,也實現了公益閉環,以志愿換志愿,可以將做志愿、獻愛心一直傳遞下去。” 景原通說。
11月19日晚,鄭州大學2018“愛心‘箱’傳”公益活動落下帷幕。截至當日,“愛心‘箱’傳”公益活動共收集紙箱1500公斤左右,幾乎是2017年活動的兩倍,共賣得2000余元,發放愛心卡24370張,遠遠超過去年活動總額。“今年我們活動的預期目標為收集紙箱1000公斤,變賣金額達到1500元,參與人數為1.5萬余名,但最后的結果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鄭州大學學生會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子鳴說。
今年的“愛心‘箱’傳”公益活動由共青團鄭州大學委員會指導,鄭州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鄭州大學部分校級服務隊及院系青年志愿者協會承辦,吸引了來自該校20多個院系共400余名志愿者參與。據王子鳴介紹,今年的公益活動與往年相比,最大的亮點是在每個收集快遞箱的點位配置了一些用紙箱做的卡通玩偶。這些卡通玩偶吸引了很多大學生前來圍觀并詢問活動方式,積極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
鄭州大學團委書記冀娟說:“我們也希望這份愛心不僅是在鄭州大學校內傳遞,還能夠走出校門,傳遞到其他高校,帶領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志愿公益中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