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12 10:06:23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此時,正在各大電商平臺忙著將心儀商品“加入購物車”的“親們”,有沒有想過,下單之后,快遞包裹是如何送達您手上的呢?“雙11”前夕,記者走訪了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的百世集團里水基地,一探究竟。
每小時入庫1萬件
服裝是每年“雙11”大促的主打商品。百世集團里水基地就有茵曼、初語、生活在左等網絡熱門服裝品牌在此中轉。走進倉庫,記者看到,已經有成箱的服裝正在“排隊”等待入庫檢測。“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后,相應的就貨物會進入我們的倉庫?,F在商家‘雙11’前都會開展預售,提前預測到今年的銷售量,我們已經提前在做準備了。”百世集團營銷總經理洪一瑋站在入庫檢測通道機前向記者介紹。這個自帶RFID讀寫器的通道機每小時可檢測收貨達到1萬件,相較于每小時600件的人工模式來說,入庫檢測效率大幅提高。
通過安檢的貨物,工作人員會在箱體上貼上一個新的標簽,帶著這個標簽,貨物將通過“雙層輸送線”。這一輸送線分上下兩層,主要用于入庫輸送、空箱返回和庫區相互補貨。上層輸送線負責入庫,下層輸送線負責出庫,獨特的“X”型設計將上下兩層串聯起來。通過“雙層輸送線”,入庫的貨物進入“多穿立體庫”,這是一個由多層貨架、穿梭車、提升機、輸送系統、電子標簽揀選系統等共同組成的立體倉庫,占地4200平方米,可存放約75萬件貨物,而且每件都能參與揀選。輸送系統中有一個特殊設計,就是輸送線可以上下擺動,可以直接將1-3層的周轉箱輸送出來,不需要通過提升機,此設計大大提高了效率。
與“多穿立體庫”同步使用的還有“倉儲機器人”,“多穿立體庫”的優勢是提升倉庫的空間利用率,同樣的倉庫面積可以放更多的貨,“倉儲機器人”的優勢是柔性,一方面可以隨時搬遷調整,另一方面在大促時如果設備遇到問題,可以撤掉設備、人工進庫區揀貨。倉儲機器人顛覆了傳統倉庫“人找貨”的傳統模式,實現“貨找人”“貨架找人”。“倉儲機器人”在接收到訂單后,通過百世智能系統選取的最優路線駛向存放貨品的貨架,并將其從巨大的倉儲區搬運至員工配貨區。配貨員只要等貨架被搬到面前,從電腦提示的貨位上取下所需商品即可,全程不需要走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的自動化設備,無論是“多穿立體庫”還是“庫寶機器人”,在揀選時還都是由設備根據需要搬到人的面前分揀,但是由于分揀時有輔助系統指導,揀選的準確性比普通人工要高很多。目前,“多穿立體庫”的揀選效率是400訂單行/工作站/小時,“庫寶機器人”的為300訂單行/工作站/小時。
揀選完成后,進入驗貨包裝區。產品將通過輸送線合流再分流,并將單件訂單、多件訂單及發到門店訂單分到不同的道口。其中單件訂單直接流轉到兩條支線的驗貨包裝線;多件訂單輸送到集貨道口,進行二次分揀后人工搬至驗貨包裝線;所有直接到消費者的訂單驗貨包裝完后投放在下層輸送線上,輸送至稱重發運處,發運人員使用一體機進行發貨。
風暴分揀效能提升4倍
夜幕降臨,里水基地燈火通明,晚上八九點鐘,快遞轉運中心漸漸忙碌起來了,分揀好的貨物要在晚上完成發運。對應不同地區的百世快運干線班車整裝待發,隨時準備發往不同的目的地。目前,在“天網+地網”的協同效應下,百世正在加強快遞、快運干線班車的合理復用,百世快遞與百世快運通過同一車廂兩地操作進行運力協作。百世的中置軸車輛應用上線后,在快遞與快運分撥進行甩掛操作,前面車廂既可以拉快遞,也可以拉快運。根據快遞和快運每個分撥運營時間點的不同,通過業務數據進行配合與協同。
經過或長或短的干線運輸,車輛到達目的地的轉運中心。在轉運中心,先進分揀技術的應用,保障轉運環節的高效。百世集團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孟先軍介紹,百世自主研發的風暴自動分揀系統融合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智能終端、圖像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當快件在分揀線上通過系統掃描,就會按照末端地址自動進入各個不同的袋子中。該系統可以將包裹分揀準確率從全人工分揀的80%提高到99.9%以上,每小時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分揀效能提升4倍。
不同的袋子被搬上不同的派送車輛,分送至不同的快遞網點,再由各網點快遞員送至千家萬戶。至此,一個包裹完成了從原點到終點的旅行。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日前預計,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8.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每天3億多件包裹的流轉考驗著快遞企業的作業能力,也檢驗著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力,科技注入、精細管理、用心服務將成為企業制勝的法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