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17 09:53:16 電商報
關注中物聯
雙十一臨近,各公司紛紛召開動員大會開啟緊張備戰模式。近日,繼德邦、申通和韻達之后,優速也舉行了旺季動員會。在會上,優速各大區總均簽下了“330限時達” 的旺季品質保障軍令狀,優速董事長余聯兵則在現場發出動員令。
據了解,優速第一次提出“大包裹”這個具體概念和競爭策略是在2015年。之后,2016年9月優速快遞官方則宣布升級大包裹戰略,將此前定位的主打3至50公斤大包裹快遞產品戰略,升級為2至100公斤。2018年3月該公司正式宣布推出“330限時達”,并將其視為明星產品。緊接著8月,又將其大包裹330時效進行再升級,將用“一票多件”的方式,將330大包裹快遞單票升級至500公斤。
目前, “330限時達”產品是優速方面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也是它在本輪市場競爭中 能否奪取最后勝利的關鍵性手段。為了打好這一戰,今年7月底,該集團便與際鏈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由后者為其全國80個分撥中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 智能化和網絡化升級服務。此后,優速則正式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全面承接相關事宜,為自身在科技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加持。同時,其還在全國范圍內發起的一次 名為“燎原行動”的業務下沉和市場搶灘行動。
然而,如今的大包裹快運市場,和三年前優速一枝獨秀時的情境相比已完全不同。隨著巨頭們的先后進軍,優速也不得不開始面對來自各方面施加的壓力,其此前在該市場擁有的先發優勢也開始被逐漸弱化。據悉,“四通一達”以及順豐已經開始陸續展開布局,在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規模支撐下,當下業務布局和勢頭最好 的是中通,百世,順豐和韻達。而在二三線快遞企業方面,速爾、跨越等玩家的分量也不容輕視。其中尤其是跨越還在最近完成了一筆數額不小的融資。此外,還有 德邦、天地華宇,安能等在一旁虎視眈眈。
對于優速快遞來說,不管是現有競爭者還是尚在蟄伏的潛在加入者,面對行業緊鑼密鼓的布局,競爭格局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而相對于物流巨 頭們來說,優速雖然在單件三十公斤以內的快遞費用上存在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是同時,它的劣勢也尤為明顯。首先,由于該集團自身車隊規模及業務上量的限制, 導致其在運輸時效上就趨于了下風。其次,優速快遞在網點數量與線路方面的局限,也使得其在大部分二三線城市還拿不出底氣實現“限時未達,運費最高全退還” 的承諾。
此外,優速本身屬于一個加盟制企業,而快遞加盟制在走過了十幾個年頭后,其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如末端網點管理和監控困難,服務質量無法達到標準化等。與此同時,高昂的運營成本下,企業資金也開始出現乏力現象。因此,和上市公司們相比,優速快遞其實并沒有太多競爭籌碼來吸引資本家的目光。而如今隨著巨頭們搶灘步伐的加緊,留給它突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次其能不能以旺季高峰為契機贏得客戶和市場,就讓我們靜觀其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