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無人派送機器人長沙開跑
發布時間:2018-10-08 09:43:20 科技日報
關注中物聯
長沙,位于星沙經開區的京東物流遠大配送站里,一名特殊的“快遞員”即將迎來自己上崗“滿月”的好日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它“跑”出了近200公里的運營里程,執行配送快遞的任務。
它,便是由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行深智能)和京東共同研發的物流無人派送機器人“超影800C”。
“隨著無人技術的深化,智能物流將有望滿足甚至創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滿足復雜多變的用戶需求,實現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這也將成為京東智能化商業的重要一環。”一個月前,京東無人車總部項目在長沙落地,京東集團X事業部自動駕駛中心總經理楊晶如此對媒體講述京東的AI物流夢。
物流業爆發式增長 亟須智能化方案
“去年,全國普通快遞件數達400億件,比2016年增長28%,從業人員250萬。外賣去年89億單,比2016年增長59%,從業登記人員75萬人。按此速度,快遞‘大軍’的缺口將非常明顯,亟須以人工智能的方式,解決快遞業爆發式增長的‘剛需’。研發和推出具L4級以上自主行為能力,可在社會道路、架空層和車庫等自由穿行的物流派送機器人,非常有必要。”長沙行深智能的董事長安向京表示。
“物流行業面臨多個發展瓶頸和‘矛盾’。比如,我國物流行業高度發展與實際勞動人口減少的矛盾,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比發達國家高,終端配送時間與收件人收貨時間的矛盾等。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物流業發展,是未來的必然方向。” 長沙行深智能首席運營官李睿說。
安向京認為,機器派送快遞能帶來人派送快遞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比如,機器在計算能力、存儲容量、通訊帶寬及同步精度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可實現對每個快件投送的完全可觀和高度可控;能根據銷售區域快遞單大數據,由無人車實現物品的“超前”派送,達無界物流目的;機器人的精確性,還可體現在對同一客戶同時、多件快遞的“合并派送”上,節約多次派送的人力物力;機器快遞的可控、可觀性,還能減少快遞“過度包裝”所產生的海量一次性包裝盒、塑料袋等垃圾,減少環境負擔;機器快遞無需顯示客戶信息,能最大程度解決客戶信息泄露難題。
系列產品逐漸成型 “跑單”機器人常態化
2016年,京東成立了專注于打造未來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的“X事業部”。瞄準大火的人工智能領域,自主研發了無人機、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配送機器人等系列智能物流機器人。
楊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無人車是X事業部打造全場景無人科技的重要一環,今年擬實現從研發到量產,從試運營到全場景常態化應用的目標。通過聚焦物流和配送領域,用配送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平臺、自動駕駛貨車平臺等三平臺覆蓋從前端到后端的所有商業應用場景。
這一目標,有望隨著長沙無人車總部的落地,而逐漸“成型”,給出物流行業智能科技應用的“京東范例”。
記者獲悉,在長沙星沙經開區“跑單”的配送機器人,早在2016年底,就在北京實現了首次配送的成功,并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公共道路實現了常態化運營。今年,配送機器人更在雄安新區和長沙開始了試運行。
“京東無人車、自動駕駛總部落地長沙,也將在長沙上線運行全球首個智能無人配送站。”李睿稱。據悉,在長沙的無人車運營規劃擬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京東星沙站、遠大站、科技新城、黃花鎮等四地為依托,使用京東三代和行深智能3.5代機器人在小范圍開展試運營,同時在長沙科技新城啟動全球首個無人物流配送示范站。此后,將逐步擴大配送范圍,最終實現全長沙市的無人物流車覆蓋,實現京東配送機器人運營示范城市的目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