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24 10:17:21 億歐
關注中物聯
8月2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設立一家控股公司,持有餓了么及口碑。目前,該公司已收到來自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等投資者的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
據悉,新控股公司CEO將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兼任,餓了么和口碑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此前坊間的傳言是“傳阿里要將餓了么口碑盒馬合并成新公司,組新公司募資50億美元”,而這次消息確定卻沒有帶上盒馬。不過,目前的狀況其實契合了張勇此前對阿里新零售“四路大軍”的設想,即天貓、蘇寧電器、盒馬鮮生和口碑。
2018年以來,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行業動作頻頻。2018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將口碑納入新零售體系;2018年4月,阿里巴巴將餓了么并入麾下。此后的很長時間內,口碑都在積極完成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2018年7月,口碑宣布將幫助100萬餐飲商家通過新零售的方式完成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餓了么也在加速融入阿里生態。2018年8月10日,餓了么成為手淘首頁10個默認入口之一,其“超級會員”已經成為阿里“88會員”體系的一份子。
從場景上看,餓了么專注“到家”,口碑專注“到店”;餓了么強在線上運營能力,口碑則在線下有多年積淀。目前來看,餓了么的線上能力和口碑的線下能力能夠互補。
事實上,關于口碑和餓了么合并的消息已經傳了兩三年了,自美團和點評合并成為新美大之后,阿里和餓了么的處境就已經有些尷尬,從另一個層面看,此次兩者歸屬新公司,更大意義上應該只是為了獨立融資,對抗本地生活行業的另一位玩家——美團點評。
截至目前,美團點評已經在多個細分行業和阿里短兵相接。以餐飲服務商行業為例,阿里以口碑出擊,收購辰森;美團收購了屏芯,且業內多次傳出站隊的消息,夾縫中的服務商生存兩難。
在外賣行業,美團和餓了么早已是老對手,從商戶搶奪、日單量攀比再到后來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后,兩者在同城配送方面又開始了新一輪競爭。目前,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在外賣市場已經遙遙領先。生鮮行業,美團也在2018年推出小象生鮮,是區別于一年前掌魚生鮮的升級版,被視為對標“盒馬鮮生”......
就在“阿里新設公司同時持有餓了么、口碑”事情發出后,隨即彭博社消息傳出“美團據稱獲得港交所批準IPO融資超過40億美元”,按照正常的時間節點,美團將在9月登陸港交所。
因為美團點評多項業務估值,往往會通過對標公司來做簡單衡量。知情人士向億歐透露,美團點評估值在390-500億美元之間。在這個時間節點,餓了么和口碑合力融資消息傳出,或許會讓美團點評的估值遭受一些壓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