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02 11:36:41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在5月下旬舉行的航運金融上海會議(Marine Money Shanghai conference)上,來自馬士基、ONE公司和東方海外的高級管理人員說,燃油賬單的上漲需要轉嫁到客戶和消費者身上,而進一步減速航行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船舶航行速度的進一步降低被稱為船公司應對油價飆升的“最后一招”
班輪航運高管呼吁供應鏈分擔燃料成本上漲的負擔,即他們稱之為高達100億美元的經濟沖擊。
ON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瑞米•尼克松說:迅速膨脹的燃油費賬單已經超越運力的供應和需求不平衡問題,成為承運商的關鍵問題。
尼克松說:“我們面臨的情況是,本周燃油成本比去年同期高出每噸100美元。集裝箱承運商每年的燃油消耗量約為1億噸。”
當時,鹿特丹IFO 380燃油價格本周達到每噸443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徘徊在每桶80美元左右,是2014以來的最高水平。
尼克松認為,如果繼續按這個趨勢,成本無法傳遞給最終用戶,航運公司需要為100億美元的經濟打擊做好準備。
馬士基航運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方雪剛表示,承運商獨自承擔100億美元的成本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說,他的公司正在評估應對措施。早些時候,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形成的2M聯盟宣布了燃油附加費。
方雪剛說:“無論是通過加征緊急燃油附加費(EBS)還是提高運價,我們總得收回成本。”
東方海外集裝箱航運公司(OOCL)副財務總監邁克爾•菲茲杰拉德說,承運商必須對當前燃料價格上漲做出反應,這對行業來說并不陌生。這可能會導致航運公司進一步降低船舶航速,或與客戶就分攤上漲油價的問題進行更強硬的談判。但如果額外的經濟負擔壓倒性地大,那么它必須通過供應鏈轉嫁這部分負擔。
菲茲杰拉德說:“我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到2020年時,我們是否能夠將燃料成本轉嫁給我們的客戶?”
他引用了赫伯羅特公司首席執行官羅爾夫•哈奔•詹森的話,屆時,國際海事組織的限硫規定(sulphur cap)可能迫使一些承運商轉向更清潔、更昂貴的燃料。由此,赫伯羅特公司每年的運營成本可能增加9億美元。菲茨杰拉德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個行業沒有辦法消化這部分成本。
尼克松警告說,IMO的上限開始生效就是對承運商的“重大經濟沖擊”。不過,他說,進一步的船舶減速航行并不是解決燃油成本問題的理想藥方。
他說,如果托運人不希望看到更漫長的運輸時間,這種措施是最后的手段。此外,從技術層面來說,這將對運營效率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方雪剛說:“我認為不存在進一步減速的余地。航速已經很低了,因為航運公司已經進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船舶減速航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