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團和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發布時間:2018-06-21 10:47:44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近日招商局集團和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在金融和產業方面的既有布局,通過戰略協同、業務合作與共同推進特定項目等方式緊密合作,圍繞綜合物流、金融服務、企業集采、新興產業和“一帶一路”等其他業務領域,不斷推動雙方在產業與資本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構建互利雙贏、可持續發展的緊密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李建紅對劉強東訪問招商局并出席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表示熱烈歡迎,他回顧了招商局與京東已開展的多個領域合作情況。李建紅表示,招商局和京東在產業鏈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體制機制上各具優勢,應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在“一帶一路”、智能城市及園區建設、智慧物流、特色金融、裝備制造、跨境貿易、智能郵輪等方面開展長期、深度、全方位的合作。他進一步提議雙方在智能城市建設方面以及智能園區方面共同創新、打造重點項目。
招商局集團的產業板塊
劉強東在會談中對于招商局集團在發展實體經濟和保障國民經濟建設方面做出的貢獻表示由衷的贊佩。他指出,招商局集團在創新發展和為社會創造價值上與京東的理念高度一致,雙方在物流等諸多業務上存在上下游關系,在物流、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他表示,贊同李建紅董事長提議,雙方在B2B和B2C物流服務上互補優勢明顯,京東將以與招商局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加快推進全面合作,加快推動企業集采等相關項目實質性落地。
此次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也標志著雙方合作關系邁入一個新的時期。
而據航運界網監測,這已不是京東集團第一次牽手航運巨頭企業啦,除了牽手招商局之外,早在去年11月24日京東集團就與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一致決定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未來雙方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圍繞航運、物流、電商、科技和金融等領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全面戰略合作。
彼時的相關京東負責人表示,基于京東集團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國際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場,雙方未來在跨境專線、海外倉、以及基于海運的大件、生鮮冷鏈物流等領域與開展全程物流合作,借助彼此合作,也使得京東集團的線上零售和跨境物流領域的優勢可以和中遠海運集團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優勢對接,雙方合作為眾多海外中小品牌提供一站式對接中國消費者的服務通道,在行業內樹立一個新的標桿。
彼時航運界網曾問詢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助理,中遠海運物流董事長、總經理韓駿,他表示:“中遠海運與京東的合作,是在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下,各種合作方式都有可能選擇。”
而在今年4月1日,中遠海運集運宣布攜手京東、佳農為中國消費者誠意帶來搭載區塊鏈技術的厄瓜多爾香蕉。作為重要的海上承運人,中遠海運集運不僅憑借所運營的遠東—南美西線,結合先進的全程冷箱溫控技術,保證了佳農進口厄瓜多爾香蕉的出貨穩定和交貨便捷,更依托全球信息系統在此次區塊鏈全程溯源項目中與區塊鏈技術的交互對接,提供非常重要的關于裝運港的追溯信息來源。
可以說,這是區塊鏈技術在國際海上集裝箱運輸業內的首次商業落地應用。區塊鏈技術自然帶有不可篡改,自帶信任的特性提供絕對真實的全程可追溯數據。
而講回本次牽手招商局集團的主題,又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呢?
據航運界網了解,京東集團業務涉及電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塊。拋開我們熟悉的京東商城(即電商業務)而言,京東金融集團開始獨立運營于2013年10月,定位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京東物流集團始建于2017年4月25日,以降低社會化物流成本為使命,致力于將過去十余年積累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專業技術向社會全面開放,成為社會供應鏈的基礎設施。
在航運界網看來,一家以技術為成長驅動,以渠道貨源優勢作為自己護城河的京東集團,匹配著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招商局集團,這是民營公司和央企航運巨頭的重大利好,盡管只是戰略協議,但未來的想象空間巨大。
從航運跟港口上來講,招商局是內地和香港交通基建產業的重要投資者和經營者,于中國大陸沿海主要樞紐港建立了完善的港口網絡群,所投資或投資并擁有管理權的碼頭遍及深圳、寧波、上海、青島、天津、大連、汕頭、廈門灣及湛江等集裝箱樞紐港,并成功在香港、臺灣、非洲、東南亞、歐洲、北美及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投資。招商局港口是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港口開發、投資和營運商。2017年,招商局港口持股碼頭,全年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293萬標準箱(TEU),首度歷史性突破一億TEU,同比增長7.5%;其中中國內地碼頭7,710萬TEU,香港及臺灣地區碼頭748萬TEU,海外業務達1,835萬TEU。海外業務中,斯里蘭卡科倫坡港 (CICT)和多哥洛美集裝箱碼頭(LCT)表現最為突出,分別增長了18.5%和67.5%。
這些重要的資源如果全部打通,京東的農產品不僅僅可以B2C,隨著貨源與貨量的增加,B2B布局也是京東集團可以在當前資源條件里推演的。
而這之于兩家中國公司的機遇而言,在國際領域以及在海外的品牌建設中,這本身就是雙贏。盡管就目前現狀而言,在業務層面和中遠海運一樣,招商局集團的客戶當前也更多是傾向于B2B;而京東的商業模式則是更為細化的B2C,兩家公司的目標群體有著“大與小”、“粗與細”的分別,但未來呢?雙方在各自平臺資源基礎上加持“互聯網屬性”、“數字化”、“區塊鏈”等概念,是可以產生足夠多的話題可供探討的。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