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3 09:21:03 愛極客
關注中物聯
近日,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Q1國內智慧物流市場研究報告》提到,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了12.1萬億,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下,傳統的產業發展方式顯然難以滿足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需求。
新一輪科技的進步,為物流產業轉型創造了重大機遇,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效率的智慧物流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慧物流是將物聯網、傳感網及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業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伴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崛起,智慧物流成了中國物流行業的新風口,為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和融合創新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速途研究院《2018年Q1國內智慧物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380億,預計2025年,將會達到萬億級別。
千億物流市場的巨頭之爭
面對迅速增長的物流市場,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快遞企業,亦或者其他產業鏈端的物流企業,都在努力推動智慧物流方向的建設。
其中,菜鳥網絡在5月31日舉辦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提到,要計劃投資上千億元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通過智能、協同為制造業創造利潤空間。同時在物流速度上要做到國內24小時內到達,國際上沿著一路一帶做到72小時到達的目標。
其次,在無人駕駛方面,從物流場景切入,布局高速無人干線運輸和末端無人機運輸,其智能語音系統,也能為快遞小哥節省出不少時間。
對于京東,作為國內較早布局“智慧供應鏈”的企業,一直在探索物流智慧化發展,打造出了無人倉儲、自動化分揀系統、無人機配送等智慧物流體系,更是憑借著高效、快速的物流推動了電商事業的快速發展。此外,京東物流預計在2020年完成無人卡車的商業化運營,用于承擔城市及區域中心之間的高速公路運送任務。
而快遞一哥順豐,也是很早就布局了智慧物流,早在2009年就將數據作為立足點,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打通各個環節,提升物流效率,為未來做技術積累。還基于人工智能決策,結合場景做出更優的分揀網點的選址,以及線路合理規劃等。
當然,無論是哪家企業,其運營模式有著怎么樣的區別,其本質還是資本和創新速度的競爭,只有提高服務質量,加快創新速度,才能更好地支撐實體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