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7 09:19:28 經濟觀察網
關注中物聯
面對貨車超限超載狀況,交通運輸部(交通部)近期印發《全國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省級工程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廣泛征求行業意見,待修改完善后盡快印發實施,推動治超系統全國聯網。
6月5日,在京舉行的全國治超管理信息化研討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表示,構建全國統一規范的治超信息化平臺,實現“全過程記錄、全業務上線、全路網監控、全鏈條管理、全方位服務”的目標,是建立科學長效治超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下一步,交通部將在頂層設計、實施標準、部省級工程建設、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等方面下功夫,綜合施策。同時,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相關人士處獲悉,交通部力爭2020年實現治超平臺全國聯網。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信息所高級工程師張新虎也在會上披露,全國治超聯網管理信息系統 ,已納入交通部十三五信息化規劃。根據規劃,項目分為部級工程、省級工程兩個部分,其中,部級工程由交通運輸部組織建設,與省級系統數據實現對接和共享,為部省間、省際間治超業務協同提供支撐,并有效監督全國治超工作;省級工程由各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建設,實現轄區內治超業務管理和服務等功能,支撐省市縣各級高效開展治超工作,并與部級系統對接。
交通部下重拳建立全國治超平臺,很大程度上,源自依舊復雜的超載局面。王太坦承,由于治超工作的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特點,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執法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治超業務之間難以聯網聯動,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工作合力。“只有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信息化平臺,才能實現對公路執法工作的全過程規范、對公路貨運車輛的全路網監控、全鏈條管理,才能實現對全社會公眾出行的全方位服務。”他說。
另一頭,隨著治超的層層深入,對各行業也產生著影響。東北證券研報認為,超載治理是對重卡市場是一個“永久性的擴容”。 “超載治理帶來的運力真空,使得2016 年底到2017 年上半年,市場對物流重卡需求出現一次性釋放,但這種一次性的購置行為并沒有造成透支,物流重卡保有量處于上升通道, 成長性大于周期性。”分析師在研報中稱。
同時,隨著治超加碼,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以往靠著超載獲利的個體戶原有生存模式將受沖擊,對于經營相對規范的大型物流巨頭,或是利好。
交通運輸部相關資料顯示,全國公路貨運市場“多、小、散、弱”,截至2017年底,全國貨車約1690萬輛,經營主體多,競爭激烈,準入門檻低,無退出機制,90%以上為個體戶,經營管理粗放,議價能力差,空載率高,造成“壓價——超限超載——運力過剩——再超限超載”的惡性循環。貨運市場過度競爭甚至惡性競爭,利益驅使導致超限超載難以根治,影響貨運行業穩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