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7 10:12:40 澎湃新聞
關注中物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6月6日,第47個世界環境日,中國郵政快遞報社聯合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國內主要電商企業,中國郵政集團、順豐速運、三通一達、京東物流等國內主要寄遞企業,以及天元、玖龍等包裝生產企業共同發出綠色包裝倡議,為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在倡議中,26家企業表示將共同攜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中央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國家郵政局“綠色郵政”行動計劃,堅持速度和質量兼顧,發展和綠色兼顧,推動快遞綠色包裝工作,融入到美麗中國建設大局,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郵政行業的力量。
實際上,近年來在國家郵政局的指導下,快遞企業積極推動快遞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可循環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7年,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面單普及率提升至80%,每年至少可節約傳統紙質面單219億張;例如,申通全網停止使用五聯單,電子面單使用率為95%;中通電子面單使用率超過94%,節省了90%以上紙張使用;京東物流將100mmX100mm的電子面單縮減為100mmX70mm,一處小小的改動每年就可節省1000萬平方米的紙張。
節約封裝膠帶64億米:單個快件使用封裝膠帶量減少了25%,每年至少可節約封裝膠帶64億米。比如百世快遞推出無膠帶環保包裝盒,紙箱殼和粘合物99%可降解,無需膠帶包裝,箱體頂部拉鏈設計讓客戶一撕即開;京東2015年開始將膠帶的寬度由53mm縮短至45mm,這使得京東每年可減少至少1億米的膠帶使用;蘇寧在2016年推出膠帶和面單瘦身計劃,還推出了可循環的共享快遞盒,收貨人在簽收之后,快遞員會把箱子直接回收。
節約中轉編織袋15億個:中轉用編織袋循環使用率提升了48%,每年至少可節約中轉編織袋15億個。比如2016年百世快遞推出可循環RFID編織袋,增加編織袋RFID技術,收集包裹中轉、區域流向、稽核、丟失等信息收集,增加中轉壽命周期;中通在全國68套自動分揀線上全部使用可循環帆布袋;申通環保芯片袋覆蓋率99%,目前環保芯片袋使用數超300萬個。
節約快遞封裝用品55億個:通過采取減少過度包裝、循環利用紙箱等措施,每年至少可節約快遞封裝用品55億個。比如順豐為39家大客戶提供更環保的報包裝解決方案,這使得順豐全年節省紙類2.1萬噸、塑料類8200噸、油墨750噸;中通在山東投放200萬個綠色雙降解包裝袋;申通生產可降解快遞塑料袋1.2億個,8千萬個已在浙江省各分撥中心使用。
此外,快遞企業積極開展各種回收活動:中通在河南、四川部分網點開展回收快遞包裝抵扣快遞費活動。菜鳥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展開“回箱計劃”,覆蓋高校、社區菜鳥驛站和環保社團等近千個回收點,近百萬人參與到回收項目中,帶動行業回收近千萬個紙箱。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