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6 10:06:10 安徽日報
關注中物聯
為了給即將到來的電商“6·18”造勢,電商們除了以往的打折優惠、購物補貼之外,紛紛把落點放在了技術的創新上。從包裝分揀到送貨上門,智慧物流的提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國內物流行業的面貌。未來,你的快遞也許是這樣運送的:包裹們在無人倉庫被AGV機器人分揀,通過無人駕駛的重卡被迅速運輸到分撥中心,然后“坐”上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小車或搭乘無人快遞機,來到你的家門前……
無人倉庫是“無人物流”的源頭。 “6·18”前夕,京東的智慧無人倉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亞洲一號”的無人倉分揀車間里,300個“小紅人”日夜不停地往來穿梭,分揀包裹。除此之外,整個無人倉內密布著六軸機器人、自動打包機器人等十幾個不同工種的上千個機器人,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負責人章根云介紹,京東上海“亞洲一號”無人倉單日分揀能力可達20萬單,每單約1-3件包裹,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蘇寧AGV機器人倉只有寥寥幾名工作人員,卻有上百臺AGV機器人。在這里,商品的揀選不再是人圍著貨架跑,而是通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揀選,打破了傳統的“人到貨”的揀選模式。
司機長途駕駛的風險一直是物流干線運輸的一大困擾。 5月24日,蘇寧“行龍一號”重型無人駕駛卡車實測成功,標志著中國首個40噸無人卡車邁出了物流領域應用的第一步。 “行龍一號”能自動規劃路線行駛,還能識別并躲避障礙物,在園區內實現倉到倉的駕駛。瞄準這一領域的還有菜鳥網絡。菜鳥ET物流實驗室發布了兩款無人駕駛產品,一款為與一汽解放聯合發布的“公路列車”,另一款則是菜鳥新物流無人車,能適配“分鐘級配送”等不同的物流場景。
為了提高配送效率,無人配送競賽也已在各電商中悄然展開。早在2013年,亞馬遜已經率先實現了無人化的派送過程。Prime Air無人機可在24公里左右的范圍內送貨,顧客在網上確認訂單后,無人機能夠實現在確認訂單后30分鐘內把快遞送達顧客要求的目的地。在國內,順豐無疑是無人機送貨領域的領頭羊。 2018年3月,順豐獲得國內首張無人機空域許可證,這意味著我國的無人機物流正式進入合法化運營階段。隨后,京東、蘇寧、菜鳥、中國郵政也相繼涉足無人機領域。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區限制快遞車的進入,旨在解決快遞運送“最后一公里”的無人配送小車也將開始大展神威。去年“雙11”期間,菜鳥相繼推出多款末端配送機器人,在浙大開放校區內進行了試運行。蘇寧 “臥龍一號”能自主分析出目前所在位置以及目的地方位,自動上下電梯,送貨上門,實現惡劣天氣以及夜晚的24小時配送。京東開發的物流配送機器人已經升級到了第三代,主要應用于城市配送業務,從站點配送至寫字樓、居民區便民店、別墅區及園區等。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物流的科技化、互聯網化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無人物流”的各個環節仍受到諸如技術、法律、消費習慣等方面的制約,但長期而言,提升物流行業的“無人化”程度必然是行業發展趨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