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01 09:08:08 億歐
關注中物聯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一家企業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會漸漸變化,企業的各種活動也觸及著更加廣闊的維度。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曾說,中國的企業家分為“商業企業家”和“社會企業家”,典型的社會企業家當以清末時的張謇為代表,其社會責任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后世的“社會企業家”們。在他們當中,有一群人用經營企業的方式經營著社會公益事業,雖然并沒有創造出財富,但留下了無法用財富衡量的社會價值。
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家個人價值觀的體現,也是一家企業發展壯大的必修課。
快遞小哥成正能量化身
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超過400億件,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快遞第一大國。星羅棋布的快遞網點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走街串巷的快遞小哥被眾多網友稱為“都市生活最親密的人”。快遞已經成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
當下快遞企業的行為,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商業行為,還涉及各種社會活動,包括交通管理、城市建設等。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成為了最貼近社會生活的一群人。
近年來,快遞小哥救人等正能量新聞層出不窮,如“杭州3歲男孩6樓墜下,一群快遞小哥撐起床單救人”、“西昌‘快遞托舉哥’托舉十多分鐘,救下墜窗女童”、“河南快遞小哥暴雪天送貨,勇救落水四人”,“泉州快遞小哥協助警察打掉電信詐騙窩點”……
即便他們不是快遞員,遇到這類事件也必然會挺身而出,展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正如救助了被卡在陽臺的小女孩的快遞員李彬所說,“其實,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該做的事,在那種情況下,我相信任何人都會伸出援手的。”
.jpg)
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正能量事件,提升了快遞員這一社會群體在公眾心中的地位,也提升了快遞行業的整體形象。此時的快遞企業,不再是僅僅提供物流服務的“商業企業”,而是肩負著社會責任的“社會企業”,這一蛻變既離不開社會價值,也體現著商業社會的基本規律。
肩負社會責任,快遞企業任重道遠
日前,在“責任與價值”中國快遞行業社會責任發展研討會上,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快遞產業發展研究院與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中國快遞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17》。據了解,這是中國快遞行業首次做出的關于社會責任的報告,并首次編制了中國快遞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包括企業責任(必盡責任)、行業責任(必盡責任)、產業責任(應盡責任)和國家責任(愿盡責任)4個一級指標,以及16個二級指標。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劉俊海認為,快遞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略;企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有助于解決行業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升快遞行業的公信力,完善快遞市場的體制和機制。
除了全行業的社會責任報告,多家快遞企業也相繼發布了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如順豐在報告中指出,要做“一家有溫度的企業”,所謂溫度,就是企業要有人性、有情感、正義感,對員工非常好,對客戶有承諾,對社會有貢獻;中通在報告中指出,有了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企業公民意識,想要努力幫助社會解決難點和痛點問題;申通也表示,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組成部分,肩負著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職責。
企業行為是與社會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社會責任意識已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軟實力,在品牌形象、公共關系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快遞企業與社會生活關聯緊密,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快遞企業的發展壯大的必修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