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24 09:11:27 億歐
關注中物聯
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速路上滾滾向前的車輪,快遞企業在羽翼漸豐的過程中也聚攏了眾多汽車制造業“好友”——東風柳汽、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快遞業的巨大市場正吸引著不少車企“新貴”躍躍欲試。近日,快遞經理人俱樂部活動首次走進山西運城,走進民營汽車制造企業大運集團。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等與圓通、中通、申通、京東、優速等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暢談快遞業發展與快遞用車需求。
“新貴”入局晚不晚
大運集團以摩托車制造起家,發展至今,產業涉及摩托車、房地產和汽車三個板塊,其中汽車產業日漸成為其主要產業。據遠勤山介紹,大運汽車已經形成重卡、輕卡、中卡以及新能源卡車制造體系,日后還將涉足乘用車領域。汽車產品全體系的建立以及商用車目前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使得大運成為商用車汽車制造領域的“新貴”。
然而,“新貴”要想在如今各大車企巨頭競爭激烈的快遞運輸市場爭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多年以前,國產卡車幾大品牌便開始調轉船頭,把快遞業當成新的銷售“藍海”,一家又一家重型卡車品牌迅速轉型,以適應快遞市場的需求。本次活動中就有快遞物流企業代表表示:“大運汽車如今想進入快遞市場,時間上或許晚了一點。”
但也有快遞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表示并不晚。快遞物流行業汽車專家趙春波說:“目前還沒有一家國產卡車制造企業能夠完全滿足快遞企業的需求,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大運如果能夠解決他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反之,不讀懂快遞企業的需求,則很難敲開快遞市場的大門。”
那么,快遞企業在用車方面還有哪些問題和需求?
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朱海軍表示:“汽車售后服務一直都是一個痛點。在日常管理中,對大車隊的管理讓人很糾結,自己管理控制不好,但外包給汽車生產企業成本又很高。我們現在關心的是,大運能不能把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務問題全部解決?車子買回去,后續的問題什么都不用管,這是我們最想得到的,也是用戶最關心的。”
中通快遞山西分公司負責人張權根據運營實際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在裝載率方面,快遞企業需要能夠多裝幾立方米的車子?在智能化方面,如果車子買回去之后再裝駕駛員的監控系統、GPS系統等很麻煩,車企能否提前提供方案?在箱體改造方面,我們的班車存在混裝的現象,在混裝方面能否有專業化的設計,避免快件錯分?在車輛維修方面,車企能否在轉運中心設立維修點部?”
對活動中快遞企業提出的具體問題,遠勤山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第一,大運能夠保證質量,雖然不敢保證是最好的,但是能夠做到快速提升。第二,大運敢比服務,會給出比其他企業更高性價比的服務。第三,大運不怕比價,產品的價格會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新能源是突破口
在本次活動中,大運汽車相關負責人劉金虎介紹了大運新能源產品,他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新能源領域成為大運實現彎道超車的契機。2015年,大運成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2016年,大運建成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2018年,大運將率先實現在具備新能源元素的車身、底盤平臺上,開發專業化的新能源產品。目前,大運純電動輕卡物流車已銷往全國30多個城市。
對新能源產品,很多企業代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跨越速運集團副總裁林琛在會議間隙向大運相關負責人詢問了電動冷藏車的情況。他表示,以租代售是電動汽車行業的趨勢,大運應該在相關方面有所動作。“下一步,我們想試一下能否通過租賃的方式使用大運的電動車。”林琛說,“建議你們大膽地給企業提供一些試用車,讓他們去感受一下大運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
京東物流張鳳龍表示:“北京市對燃油車的需求將越來越小。目前,京東在北京正在逐漸用新能源汽車替代原有的燃油車。而且,未來在探索新能源方面,京東就氫燃料汽車和其他車企有過接觸,將逐漸形成試點。京東也非常愿意和大運一同整體推進相關方面的工作。”
擁有幾千輛卡車的新邦物流負責人石浩文非常認同大家的觀點,他表示,各企業所提到的痛點確實存在。站在車企的角度,能聽到用戶的聲音非常重要,“快遞經理人俱樂部”為各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大運的新能源戰略和城市綠色出行、節能減排非常契合。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是續航,二是汽車上牌。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是很大的。全國各地同城配送的市場是一個新的風口,大運要抓住同城這個市場。”石浩文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