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22 09:55:35 移動支付網
關注中物聯
近期,由唯鏈及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區塊鏈(非金融)應用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方面,受訪者認為,“物流”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天然和領先的行業,最有可能創造價值。”截至目前,在區塊鏈應用領域中,物流是最常被大眾提到的,其中有不少人認為物流行業是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的領域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物流業總收入達8.8萬元,全國約有60萬家物流企業,其中合同物流企業占三分之二,而合同物流企業中近九成都是5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
據了解,在傳統模式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息無法傳遞,而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能夠真實可靠地記錄和傳遞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實現數據與信任的高效傳遞,從而有效化解小微企業的征信與融資難題。
在國內,以阿里、騰訊、京東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早就開始關注布局區塊鏈技術,并相繼發布了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物流行業的白皮書及報告。其中京東梳理了區塊鏈在金融場景中的應用,選取了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等10個金融場景,就區塊鏈技術如何助力金融行業提升效率進行了深入研究,近日京東還成立了國內首個“物流+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
另一方面,騰訊在3月20日的第三屆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物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聯合發布了雙方首個重要合作項目——區塊供應鏈聯盟鏈及云單平臺。本次戰略協議的簽訂,標志著騰訊區塊鏈正式落地物流場景。
阿里方面的消息,阿里將螞蟻金服作為布局區塊鏈技術的前鋒,研究方向主要是注重底層技術研發,如共識機制、平臺架構、隱私保護和智能合約等。近日,菜鳥與天貓國際共同宣布,啟用了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這些信息涵蓋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商品進口全流程,將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供消費者查詢驗證。
同時,“支付+金融”的綜合性金融機構也在布局區塊鏈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其中具有強大落地能力優勢的隨行付,瞄準合同物流細分領域,并在國內率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合同物流這一細分領域當中,并搭建了相應平臺產品,在去年11月份就已經成功上線,成為首家真正將“區塊鏈+合同物流金融”落地運營的金融機構。該平臺基于區塊鏈的應收賬款平臺,實現了物流小微企業、平臺方、核心企業、銀行之間信息的高效傳遞,有效解決了物流小微企業應收賬款的確權難、融資難問題。
除了“區塊鏈+物流”的應用場景以外,未來,區塊鏈技術必將作為底層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場景。相信被譽為"將在未來十年改變生產方式的技術"的區塊鏈,將會為我國產業融合、創新科技等做出貢獻,助力實體經濟快速穩定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