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10 09:55:37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關注中物聯
5月10日消息,數據顯示,2017年外賣市場規模達到了2052.7億元,增長23.5%,預計2018年將達到2430.0億元,增長18.4%。外賣市場增速減緩,迎來穩定發展期,未來發展將從關注用戶增量轉變為穩定用戶存量。
綜合來看,外賣平臺之間的競爭將圍繞合作商戶、配送服務、食品安全等展開,其中配送服務除比拼技術升級外,擴充運力是保障配送服務效率的關鍵。
除本土品牌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滴滴外賣在爭奪配送運力外,百勝中國旗下百勝外送上月大規模招募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等50個城市,計劃在今年擴充外送承運能力,加碼外送業務。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即時配送訂單規模達100.12億,用戶規模達2.93億人,增長率達26.8%,預計2018年將實現用戶規模達3.55億人,增長21.2%,其中餐食外賣占比即時配送偏好分布達69.7%。
各大外賣平臺除自有的配送團隊外,還接入即時配送公司保障運力,如餓了么自身有蜂鳥配送,去年7月與點我達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系統進行對接,一方面實現了流量互通,另一方面也給餓了么外賣配送擴充了運力。
今年1月份,美團外賣與閃送、快服務、UU跑腿、鄰趣聯合成立了共享配送聯盟,聯盟成員必須遵守共享配送員公約,實現信息互通,整合閑散資源等,共同推進即時配送行業發展。
從即時配送來看,用戶主要考量因素有配送準時快速、質量、價格、服務態度、配送環節可追蹤等,現今大部分外賣平臺均能滿足用戶需求。日前外賣平臺泄露用戶隱私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從用戶方面來看,數據顯示,58.5%的用戶認為即時配送行業可保護用戶隱私,24.6%的用戶認為不能,16.9%的用戶表示不確定。
此外,對于外賣平臺加碼布局的無人機配送,大多數網民持看好態度,認為無人機配送可大幅降低配送時間、隱私泄露可能性降低且配送價格或存下降趨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