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6 09:32:19 鳳凰網財經
關注中物聯
對于物流行業,不明就里的局外人會存在很多“偏”見。諸如“做物流很賺錢”“開貨車很拉風”等等,其實物流從業者們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這么光鮮。物流發展到今天,行業形勢瞬息萬變,各家據守一方各自為政,可謂是“內憂外患”雙管齊下,物流圈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倍感焦慮,下一步到底應該怎么走?
“一帶一路”持續深化,創新科技拓展市場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物流所占國家的經濟比重越來越高,因而它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框架的持續深化,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以此為契機,積極拓展全國甚至國際市場,為企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要想走出去,內部的管理機制和技術平臺都必須加速升級,尤其是科技創新更是物流企業長足發展和良性運行的重中之重。貨運物流立足市場和客戶需求,穩定的平臺和創新的管理等都要及時跟上,提升運輸效率,簡化運作流程,贏得市場并取得客戶的信賴。
無車承運落地生根,緊隨趨勢是關鍵
審時度勢,國家和政府推動了“無車承運”在物流行業的落地生根,它對于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同時無車承運人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完美融合,它為上下游圈層搭建供需對接的橋梁:承接貨主企業的運輸需求和委托承運人完成運輸并支付運費。對于物流企業而言,以無車承運為媒介,不需要為尋找靠譜司機而奔走,同時還能緩解資金周轉壓力。對于個體司機而言,人貨、人車匹配得到最優化配置,收入也能得到保障。無車承運人是國家和政府對物流業的創新實踐,它致力于服務貨主、物流企業和卡車司機,實現物流的高效運行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智慧物流應運而生,轉換思維積極應對
伴隨著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大數據、區塊鏈等都有了新應用場景,物流企業依托互聯網和數據平臺等為媒介,對客戶行為和需求分析更精準,貨物運輸透明可視保障各方利益,推動企業運營和決策走向高效。傳統物流企業應了解趨勢,順應趨勢,以智慧物流作為企業發展方向,才不會被行業甩在后面。在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今天,智能化和數字化在日益普及,諸如無人貨車等逐步被付諸實踐,行業的發展方向在發生歷史性的改變,對此物流企業和司機們更應創新工作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維,積極應對新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個體司機都應跳出舒適圈,跟上行業發展趨勢,融合創新,資源共享,達成共贏多贏。最后,身處物流生態圈,誰都不能獨善其身,行業的走向關乎每一圈層,“互聯網+物流”形態下,構筑良性物流生態圈或成行業健康運行最終密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