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6 09:22:02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全球化帶來世界上最發達的交易網絡、最大且最快的船只、機器人操作的港口和大量的電腦資料庫追蹤貨物,但很難想像的是,貨運貿易仍然依賴數百萬張紙本文件。現在全球最大航運公司快桅(Maersk) 與 IBM 建立分布式賬本技術,準備替全世界最復雜的物流網絡進行大升級。
彭博 (Bloomberg) 稱這次的革命,是自 1960 年代轉向標準集裝箱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1960 當時的變革迎來全球化時代。而這次的新科技變革將擴及世界各地數十條航運公司和數千家相關企業,包括制造商、銀行、保險公司、經紀公司和港口當局,各方將不得不制定一項協議,將所有新系統集成到一個共通平臺上。
新技術采用后,原本需要幾天處理時間的文檔,將在幾分鐘內完成,且大部分不需要人工輸入。在各大洲轉運貨物的成本將可急劇下降。當中技術關鍵就是區塊鏈,即電子賬本系統,讓交易可自動進行驗證,而且好處不僅限于航運。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報導,利用區塊鏈改善通訊和邊界管理,可望產生額外 1 萬億美元的全球貿易。
全球第三大海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集團 (CMA CGM) 旗下的美國總統輪船 (APL) ,與酒商比利時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 (Anheuser-Busch InBev)、埃森哲 (Accenture),以及一家歐洲海關組織和其他公司聯合表示已經測試區塊鏈平臺。
現代航運流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作業程序,當貨主在船上預訂貨柜空間時,貨運訂單就會開始進入流程階段,在貨物進入或離開港口之前,需要填寫并批準成堆文件。單次發貨可能需要數百頁,需要實際交付給幾十個不同的代理機構、銀行、海關和其他實體。
譬如 2014 年快桅追蹤從肯亞運到荷蘭的一個裝滿玫瑰和鱷梨的冷藏集裝箱,這個箱子經手將近 30 人和組織,從農場送到零售商手中需要大約 34 天的時間,其中包括等待處理文件的 10 天,且其中一個重要文件丟失,后來在一堆紙張中被發現。
文本工作過多是航運業電子化落后其他行業的原因之一,且移動貨物需要跨越不同語言、法律和組織,使得作業標準化過程非常緩慢。且由于這些集裝箱內部產品時常來自不同供應商,甚至來自幾十個國家成千上萬個客戶的貨物,因此向統一電子系統過渡將面臨重大挑戰。
并非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在考慮部署相同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和平臺,航運公司還需要說服參與貨物貿易的港口和其他組織采用新系統。目前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貨柜碼頭運營商 PSA International 和位于荷蘭海牙的 APM Terminals 表示將使用新平臺。APL 和埃森哲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試用新平臺。
預估 2 年內即可看到采用新平臺的成本效益,顧問公司 Futurenautics Group 表示,航運業需要停止將自己視為獨立的中間產業,開始考慮運輸的不同元素如何適應其他生態系統。
三星 SDS 開發的區塊鏈系統也將簡化三星電子的發貨流程,管理規模高達 48.8 萬噸航空貨物與 100 萬個標準集裝箱,預計將可替三星省下 20% 成本。三星已與中國比特幣采礦硬件制造商簽代工合約,開始批量生產 ASIC 設備。韓國現代商船公司 (Hyundai Merchant Marine) 已于去年使用三星 SDS 開發的系統進行試營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