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3 09:24:55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關注中物聯
.jpg)
2018年4月23日消息,陸地配送升級在花開幾季后,像巧克力一般在溫暖的陽光下慢慢融化,由甜變苦,與此同時,航空物流這塊蛋糕的糖分正漸漸發散,吸引這一批企業前來覓食。
航空物流樞紐的開發可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羅馬,而當順豐布局的機場落地以后,航空物流基建的勢頭就十分強勁。
2017 年,我國 GDP 比上年增長 6.9%,經濟增長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民航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2016 年、2017 年全行業旅客運輸量增速分別為 11.1%和 12.9%,2018 年預計達到11.4%。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重達到 28.6%。尤其是國際業務,發展勢頭迅猛,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內,國際航線由 381 條增至 784 條,國際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達到 18.8%。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2017 年民航機場生產統計公報》,2017 年我國機場主要生產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 11 億人次,完成 114786.7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12.9%。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 103614.6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13.4% (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2710.9 萬人次,比上年下降 1.9%);國際航線完成 11172.1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9.2%。 完成貨郵吞吐量 1617.7 萬噸,比上年增長 7.1%。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 1000.1 萬噸,比上年增長 2.7%(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 99.0 萬噸,比上年增長 5.8%);國際航線完成 617.6 萬噸,比上年增長 15.2%。
完成飛機起降 1024.9 萬架次,比上年增長 10.9%(其中運輸架次為 872.9 萬架次,比上年增長 10.0%)。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 938.0 萬架次,比上年增長 11.3%(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 19.2 萬架次,比上年下降 5.4%);國際航線完成 86.9 萬架次,比上年增長 7.3%。
的確,航空運輸業是與國家及地區宏觀經濟、社會環境緊密相關的基礎行業,國家和地區經濟形勢的變化、社會環境的特殊事項將直接影響航運運輸業的市場需求。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落實好新發展理念,要深 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短板;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科學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來看,經濟 發展穩中向好的態勢有望繼續保持,發展質量和效率有望繼續提升。此外,《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著力把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建成功能 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民航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見》,提出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個大型國際樞紐為核心,建設三大世界 級機場群。
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使得航空物流有了底層支撐,相應的航空物流市場將進一步拓寬。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