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8 09:05:25 網易財經
關注中物聯
廣州海關對南沙港區進出口通關流程進行梳理后,找出8類共14項制約因素,將其細化成3類75項問題清單,精準施策。2017年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分別比2016年全國通關時間分別壓縮48.5%、53.3%。
得益于法制化、國際化和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南沙自貿區有望成為國際航運貿易新高地。
4月16日,南沙自貿區舉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三周年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情況通報會,會上發布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通關報告》(下稱《報告》)。
根據《報告》,南沙自貿區外貿進出口從2014年的1291.4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1951.7億元,年均增長14.5%;跨境電商從無到有,進口從0.3億元攀升至72億元;南沙港國際航線新增41條,港區通關時間壓縮了近1/2;南沙汽車碼頭一躍成為全國平行汽車進口第二大口岸;航運物流企業數量增長超過12倍。
南沙開發區口岸辦副主任羅建文介紹,下一步,南沙將致力開放創新,加強港口建設合作、加大開拓國際航線力度,與沿線國家締結友好港口;推動自貿制度向國際規則轉變,助推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推進南沙港四期、國際郵輪碼頭、近洋碼頭、海嘉碼頭等一批重點港口基礎設施,推進物流倉儲設施建設。力爭推動國際航運中心躋身世界前列、國際貿易新樞紐功能和國際物流中心功能不斷強化。
4項自主創新制度全國推廣
南沙已經探索出一批可在全國推廣的創新制度。
對此,南沙海關副關長吳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廣州海關試點推出22項自主創新制度,其中4項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比如,推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大大改善了口岸的營商環境。廣州海關對南沙港區進出口通關流程進行梳理后,找出8類共14項制約因素,將其細化成3類75項問題清單,精準施策。2017年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分別比2016年全國通關時間壓縮48.5%、53.3%。
再如,在推進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上,改革更是令貿易便利化升級。企業在貨物通關時一次申報,在口岸處置安全準入風險,完成對貨物的安全準入甄別后,予以放行;貨物放行后,再由屬地海關開展稅收后續管理。
海關所有現場像銀行網點一樣“一窗通辦”所有海關業務。數據顯示,2017年南沙口岸事中人工作業報關單同比下降40%,多數報關單實現“秒放”,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
第三項創新是,“互聯網+易通關”改革,貨物通關“線上海關”樣板間目前基本實現“線上”申報全覆蓋,依托互聯網為企業打造了一條零跑動、零收費、零限制的快速通關渠道。
截至2017年底,南沙自貿區“互聯網+自主報關”報關單數約為136萬票,每票貨物的通關時間壓縮0.8~5.4小時,企業辦事效率提高80%以上。
第四項向全國推廣的自主創新制度是“單一窗口”2.0。單一窗口是國際通行的貿易便利化措施。自2015年6月實施的“單一窗口”口岸申報,在南沙自貿區已經升級到2.0版本,功能模塊增加到18個,覆蓋21個部門業務,口岸效率全國領先。
目前,通過“單一窗口”,南沙的貨物申報使用率、國際航行船舶和艙單申報使用率均已達到100%,企業申報時效提高了30%以上。
以推進平行汽車進口為例,其業務實現連年增長。2017年,南沙汽車口岸全年實現平行汽車整車進口到港13688臺,同比增長59%。
“南沙口岸碼頭拆箱、倉儲一體化管理,商品車輛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報關報檢通關速度快、效率高,往往最多只需兩到三天就能拿到關單、商檢單等車輛全部手續,比其他口岸至少要快5~7天。”天津平祿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張靖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張靖涌介紹,2017年下半年入駐南沙自貿區,進口整車業務發展迅速。2018年,其計劃再從南沙口岸通關平行進口汽車3000臺。
強化跨境電商“南沙品牌”
在改革措施外,南沙自貿區的優勢還在于其南沙港的日臻完善。
廣州南沙海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業務拓展部經理莫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南沙港已建成1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1600萬標箱;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一期工程實現了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集裝箱船雙向通航;已建成3個汽車滾裝船泊位;而保稅港區也已建成物流倉儲設施55萬平方米,在建3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60萬平方米。
良好的通關環境吸引了一批跨境電商企業,形成了“南沙品牌”,包括京東國際、聚美優品、蘇寧云商、唯品會、當當網、天貓國際、ACTION(波蘭最大食品貿易商)等一批大型電商企業跨境電商業務相繼落戶南沙。
根據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介紹,自貿區掛牌以來,南沙抓住廣州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重大機遇,著力創新發展跨境電商產業,“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也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
為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打造跨境電商“南沙品牌”,南沙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在全國建立首個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溯源平臺;拓寬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利用國際班輪航線形成多條跨境電商遠洋貨運通道,開通了香港機場—南沙快船海運通道,開通了澳門至南沙的跨境電商專線。
對此,京東華南區跨境電商負責人鄧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南沙自貿區通過貿易便利化改革,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關檢業務流暢、成熟,訂單清關時效快,質量溯源有保證。京東入駐南沙保稅園區以來,單量增長迅猛,年增長率超80%。”
同時,自貿區掛牌以來,已經集聚了4800多家航運物流企業,增長超過12倍,包括中遠海運散貨全球總部、中遠航運風電總部、唯品會跨境電子商務總部等航運物流總部企業落戶南沙。
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物流與國內數字跨境供應鏈領軍企業廣東卓志供應鏈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就落戶在南沙。分撥中心從設計之初就承載著構建外貿新模式與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使命,依托于上述優勢的分撥中心致力于打造適應消費市場升級的國際物流中心。
對此,廣東卓志供應鏈公司首席戰略官楊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在電商大促期間,南沙海關、南沙國檢增加人力和技術資源保障貨物通關,跨境電商99%的商品在系統中實現自動審結,隨后“7×24小時”智能驗放除去,到最終消費者手上的時間大幅減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