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04 11:23:16 中國民航網
關注中物聯
機場真情服務無處不在,貨運工作由于服務對象與客運的不同進而真情服務有自己的特點。貨主發貨,貨走人不走,所以用心、專業的保障好貨物是對貨主最好的服務。服務對象從對人到對貨,保障重點從人到貨,所以我們的服務是圍繞貨物展開的。做好讀懂貨物的工作是貨運真情服務的前提,“與貨對話”是保障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因為貨物從安檢、入庫、制單、出庫到裝載、運輸、卸機、分揀、交付,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思考和預判貨物的“感受”。
貨運保障過程看似容易,但并不容易。貨本無言也沒情緒,正因它不會說話,有啥需求我們第一時間看不出來,有問題我們讀不懂,它一旦出現問題如不能及時處理,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例如貨物保障不利可能會導致變質、破損、丟失等不正常情況。尤其遇到破損泄露、活體逃逸、天氣預警等突發事件時,貨運員能否對癥下藥,更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們的服務更需要有預見性,做好以防萬一的防范及應急措施。所以貨的保障工作看似簡單但并不簡單。
如何才能做到讀懂貨物?這需要貨運員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與貨對話”可以從多方面擊破。首先,從貨物的品名、包裝、重量、尺寸等貨物本身去直觀的了解貨物,例如看到貼有易碎簽的貨物裝卸時就要注意輕拿輕放。其次,就是從貨主、航線、航站、機型、航空公司等外在的因素了解貨物。例如收運超大超重貨物前要考慮機型以及機場的操作條件;鮮活貨物運輸要考慮航線時長與溫度要求。內外結合才能全面具體的了解貨物,才能為貨主提供最準確、便捷的服務。讓貨物從上飛機到下飛機,最后到貨主手上能體會一趟滿意的旅途,是每一位貨運人為之奮斗的最大目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