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9 09:25:45 舜網-濟南日報
關注中物聯
每個周一,白領蘇月訂制的鮮花都會準時送到她的辦公室。用鮮花裝點環境、緩解心情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對蘇月來說,鮮花不再只是節日才能收到的驚喜,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而在一年前,蘇月還經常在單位附近的千佛山花卉市場買花。隨著擁有10多年歷史的千佛山花卉市場拆遷,濟南多家市區內的花卉市場先后搬遷、整合、消失。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花卉市場發現,雖然實體市場縮減,但鮮花消費需求卻與日俱增。在消費升級趨勢下,鮮花正逐步從禮品消費向日常消費轉變,如何掌握供需間平衡、打通鮮花配送最后一公里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年內少了4家花卉市場
3月27日一早,濟南園林花卉批發市場的經營者王娟開始給店里的鮮花分類、整理枯枝,為開早市做準備。一年前,她的花店從淘淘花卉市場搬遷過來。隨著英雄山赤霞市場等多家花卉市場拆遷,這個位于馬鞍山路的花卉批發市場成為新的聚集地。但市場規模與王娟之前所在的花市相比小了不少,而且一半以上賣綠植和苗木,賣鮮花的只有四五家。
王娟把剛到貨的洋牡丹、洋桔梗擺在最外面,“這是目前最暢銷的單品,20元一把、30元兩把。花期很長,開兩周沒問題。可選的顏色很多,是家庭搭配的首選。”王娟介紹,自從花卉市場搬遷后,原來的老客戶流失了不少,很多個人消費者都不知道去哪兒買花,對零售影響很大。
來訂花的陳先生說,原本每周都會在千佛山花卉市場內批發少量鮮花,用于布置公司門面及裝飾員工桌面,后來市場拆遷后就找到了這里。“現在市區內沒有太大的花卉市場了,二環路附近的市場鮮花種類少,主要賣綠植,不符合我的要求。”
過去一年,隨著全市拆違拆臨等行動的開展,城區花卉市場大變動,鮮花市場迎來轉型升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4月初,順河高架路下的淘淘花卉市場拆除;沒過幾天,存在10多年的千佛山花卉市場被下達搬離和拆遷通知;2017年7月底,桿石橋附近的金渤海花卉市場拆除;2017年8月,位于英雄山風景區內的赤霞花卉市場被清空拆除。不到一年的時間,濟南市區內減少了至少4家花卉市場,目前主要的鮮花商戶聚集在馬鞍山路上的濟南園林花卉批發市場和濟濼路的綠地商城。
??網上鮮花直送填補空白
相對于市區內多家花卉市場的拆遷整治,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鮮花產品的需求卻是與日俱增。2015年全國花卉銷售總額1302.57億元,同比增長1.81%;2016年全國花卉銷售總額1389.70億元,同比增長6.69%,漲幅明顯高于前兩年。
一方面是花卉市場的拆遷、搬離,另一方面是居民對鮮花的需求日漸增長,在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花卉市場尤其是鮮花的供需漸漸由線下轉到了線上。鮮花電商“花點時間”的銷售報告顯示,2017年的銷售量與2016年相比,翻了6倍多。
尤其是在各地花卉市場拆遷整合的時候,一些鮮花電商平臺正通過多樣化的營銷方式培育用戶鮮花消費習慣。2016年,在“悅己經濟”的風口下,Flowerplus花加、花點時間、野獸派等平臺先后獲得資本融資,并將大量資本投入到營銷推廣上;2017年,融資熱潮持續,鮮花電商平臺通過前期的營銷教育,品牌標識度逐步建立,資本投入也逐步從營銷推廣向供應鏈管控轉移,行業發展進入下沉成長期。“日常鮮花訂閱”這一概念已經滲透進很多市民的生活,鮮花電商的便利性、價格優勢、花束搭配將原本面向小眾的鮮花變成大眾消費產品。
蘇月選擇的就是某電商網站的169元套餐,每兩周配送一次,首次下單還附送花瓶。記者查閱發現,網上配送有多種套餐可選,迷你花束79元4束、隨機單品或簡約混合鮮花99元4束、混合鮮花169元4束、高端混合鮮花399元4束……定價以包月為主,最低平均每束不到20元的價格就可以享受一次送花服務。
在配送方式轉變的同時,供應鏈也在悄悄發生改變,原來鮮花全部來自南方,物流成本很難降下來。但現在部分鮮花實現了本地生產,一些電商還設置物流倉,很好地解決了快速配送問題。記者采訪發現,濟陽、商河和歷城區等鄉村也在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由種植農作物改為種植鮮花等經濟作物。歷城區程家莊村太陽花種植戶李茂君告訴記者,他三年前承包村里的土地開始種植太陽花,如今越來越供不應求。“一把花的批發價大概四五元,比南方花便宜不少。”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每月一花”的生活方式,打開都市白領豐富的生活場景,提升生活品質。同時,通過自身的發展,在產業鏈端,通過提高供應鏈效率,帶動整個行業的上升。但在逐漸升溫的市場背后,品控成了鮮花電商們繞不過去的難題。
在花卉經營商戶石小語看來,鮮花實體店與電商各有優劣。目前實體店主要為婚禮、宴會等供貨,而且一般是顧客親自來選購,對花的質量要求較高。“網購的花雖然價格便宜,但在質量和花期上不敢保證。”石小語說。
“原本想要通過訂花來調節生活,但時不時會收到一些蔫兒了或是折斷的花,反而會覺得有點生氣。”蘇月對記者抱怨道。像蘇月所遇到的鮮花品質問題在消費者中并不少見。“照片和實物差距大”“頻繁配送廉價品種”“送貨太慢”……記者打開某鮮花電商社區,看到不少網友的吐槽。鮮花作為非標準化產品,和生鮮一樣,具有保質期短,對溫度、濕度等要求較高的特點,極易導致品質不穩定。如何保證鮮花的新鮮度,成為電商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點。“很多鮮花問題就出現在抵達前的‘最后一公里’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加強供應鏈管控將成為鮮花電商行業下一階段發展重點。
“目前鮮花電商70%以上的鮮花都來自云南,鮮花生命周期短的時間難題與遠距離運輸的空間難題,都是鮮花電商需要想辦法解決的。”該人士表示。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鮮花電商在平臺前端都采用專業的鮮花冷鏈運輸,因此損耗并不大。但在城市的落地配送方面,大部分鮮花電商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配送,這便讓鮮花在運送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包裝被擠壓、物流時間不確定、粗暴裝卸等風險。此外,由于消費者主要以“套餐”的形式在鮮花電商平臺上訂花,并未明確配送鮮花的種類與數量,這增加了平臺鮮花配送的隨意性,品質沒有保障。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而鮮花就是一個很好的精神消費品。生活鮮花按月定制的創新模式,解決了傳統鮮花電商的庫存問題,能提供親民的價格和便捷的服務,將推動鮮花市場快速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